.03.03
全国爱耳日
-人人获得听力保健-筛查、康复、沟通-
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二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活动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和沟通是本次爱耳日的三个关键词。
历史背景
据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
节日由来
年1月,中国残联、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妇联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及在京的听力学界、特殊教育学界的知名专家进行座谈,大家一致建议尽快确立全国“爱耳日”,加强社会宣传,普及耳聋预防和康复知识,以减少耳聋发生。
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十六名委员正式递交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号提案,引起了卫生部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立即做出答复:“卫生部办公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商议,以求全社会共同参与,把耳聋预防工作做好”。
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耳聋原因
传导性聋炎症: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大疱性鼓膜炎,急性乳突炎以及外耳道炎症、疖肿使外耳道狭窄甚至闭塞影响鼓膜运动者。
外伤:颞骨骨折累及中耳、鼓膜外伤、听骨链中断等。
异物或其他机械性阻塞:外耳道异物、耵聍栓塞、肿瘤、胆脂瘤等。
畸形: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听骨链畸形、鼓膜缺失、前庭窗和(或)蜗窗发育不全。
感音神经性聋:由于耳蜗毛细胞、听神经、听觉传导路径或各级神经元受损害,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以及皮层功能缺者。病变在内耳或内耳相连的神经、大脑,常见的有突发性聋、老年性聋、噪音性聋、药物中毒性聋等。
混合性聋:有可能是外耳、中耳和内耳同时发生了病变。
功能性聋:属非器质性聋,多因机体受到重大的精神创伤或因长期焦虑、抑郁引起。突然发生单耳和双耳听觉抑制,无耳鸣及眩晕,讲话声调不变,反复检查听阈值变化较大,无重振现象,镫骨肌反射和电反应测听正常。
伪聋:精神受到强烈刺激或长时间在强噪音环境中停留,一段时间内可能听不到声音。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患者装聋。
预防措施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约有万听力残疾人士,人数位居残疾之首,是世界上听障人数最多的国家。而每一千名新生儿中大概有1到3名为听力障碍,由于高发病率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听力残疾人数不断增加。听力障碍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因此听力障碍的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学习做好听力保护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保护听力:
1.合理锻炼身体,对听力健康有益
PROTECTYOUREARS
运动促进血液流动,充足的血液流量对内耳精细的感觉细胞的活动至关重要。推荐的运动方式有散步、太极、跳操等。
2.保证睡眠、适量运动
PROTECTYOUREARS
调整作息,规律作息,不轻易打乱生物钟,睡前不看手机,不吃夜宵,按时睡眠。
听音乐舒缓情绪,使身心放松。对耳鸣者,睡前听听能够掩盖耳鸣声的声音,更有利于睡眠。
调暗光线,卧室可使用深色、遮光窗帘。
3.减少噪音暴露
PROTECTYOUREARS
远离超过85dB的大声,在大声环境中应佩戴防护装备如防噪音耳塞,推荐使用头戴式降噪耳机,嘈杂环境下不要戴耳机。减少长时间手机通话。
4.耳部保健
PROTECTYOUREARS
1.自行掏耳有划伤耳道和刺伤鼓膜的风险,应尽量纠正。
2.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人群,应注意保持耳道干燥,病情变化时及时就诊。
3.已知有听力损失的,保证半年左右复查一次听力,可尝试了解在线测听软件,听力下降时就诊;同时切忌滥用抗生素等耳毒性药物。
4.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时,及时就诊,早配助听器。
5.突然发生耳鸣、眩晕、听力下降,一定要及时就诊,尽快检测听力。
听一帘春雨淅淅沥沥,听姑苏城外夜半钟声,听天街叫卖沸沸扬扬,3月3日,爱耳日,保护好耳朵,倾听生活的旋律!
留言功能已开始,欢迎大家留言~
文字: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邴瑜
责任编辑:苏粉郭祥喆
审核:吴昱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