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

一、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唾液呼吸道传播,以冬春季为流行高峰,感染后持续免疫。

1、临床表现:

腮腺肿胀及疼痛为特点的非化脓性炎症

2、主要表现: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楚,表面发热不红,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和触痛,腮肿约3-5天达高峰,一般一周左右消退。

并发症:脑膜脑炎,耳聋,睾丸炎,卵巢炎。

3、治疗:

无特殊治疗药物,采取对症处理(降温:中药,板兰根,局部外敷;理疗:红外线。卧床休息,减少酸性剌激,多饮水)。

4、预防措施: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目前应用的麻风腮三联疫苗接种。

应隔离至腮腺肿完全消失为止。

检疫3周(21天)

二、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发病高峰在冬春季节,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但以后可以发生带状疱疹(病毒隐藏在基底神经节)。

1、主要特点:皮肤皮疹、强烈瘙痒。

2、出疹顺序:分批出现疹子,首先出现在躯干,继而扩展至面部及四肢(四肢末端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皮疹形状:先是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分批出现,同时存在各期皮疹。

3、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脓疱疹,蜂窝组织炎,败血症、脑炎

4、治疗:休息,皮肤护理,药物:阿昔洛韦(早期有效)

5、预防措施:

水痘减毒活疫苗,可预防水痘、预防成人后带状疱疹(应急接种,暴露后3天内可预防,3天后接种可加重病情)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检疫3周(21天)。

三、猩红热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5-15岁为高发年龄,感染后可产生免疫,但因型别多,型间无交叉免疫,所以感染后有可能再次感染。

1、猩红热特点:

主要特点:发热、皮疹

皮疹特点:弥漫性充血性粟粒疹,全身皮肤弥漫发红,有高出皮肤的点状红色皮疹,摸之有粗糙感,压之红色暂时消退数秒钟,出现苍白的手印。有痒感,皮疹间无正常皮肤。

2、猩红热皮疹特点:

皮疹消退特征:3-5天后,按出疹顺序脱皮;手足大片脱皮呈手套、袜套状;2~4周脱净,不留色素沉着。面部潮红而无皮疹;咽炎(咽痛,咽部充血、化脓)

草霉舌(舌乳头红)

3、并发症:继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

4、预防:

加强晨午检、室内通风、宣传教育,隔离:至症状消失后咽培养连续3次阴性或发病后7天,检疫期:7-12天

四、手足口病

多种人肠道病毒20余种,EV71、CA16为主要病原体

1、发病特点:

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3岁以下小儿发病重,男童高于女童,4-9月多见

2、主要表现:

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

3、临床表现:

一般病例表现:潜伏期3~7天,急性起病,发热,1~2天内出现手、足、口、臀部的斑疹或疱疹。伴有上感样症状。不像蚊子叮咬,不像药疹,不像水痘,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一周左右缓解、痊愈。

4、预防措施: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目前无疫苗。加强晨午检、通风、洗手、玩具用品消毒。病程7-10天,症状彻底消失1周上幼儿园。

五、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

1、传播途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染,传染性极强。

传染源:患儿,从潜伏期至出疹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一年四季发病,冬春季多。

2、典型麻疹临床特点:

潜伏期:6—18天(接种过麻疹疫苗或进行过被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

前驱期:3—4天,上呼吸道及眼结合膜炎表现(卡他症状):发热(38-39度以上)、流涕、流泪、畏光、结膜充血、咽痛周身乏力轻咳。

3、麻疹特点:麻疹黏膜斑,发热2-3天后,口腔内出现,第二磨牙对应颊粘膜处1毫米灰白色小点,外周有红晕,以后迅速增多,范围增大,最具早期诊断价值。

出疹时间:发热3-4天;

出疹症状:发热、呼吸道症状达高峰;

出疹顺序: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部、颈部、躯干,最后达四肢、手掌和足底。

皮疹特点: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继之转为暗红色,融合成片。

恢复期:3-4天后,按照出疹次序消褪,有色素沉着,糠麸状脱屑。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7-10天痊愈。

4、重型麻疹:

全身状况差、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者,全身中毒症状重,表现为中毒性麻疹、出血性麻疹、休克型麻疹。病情重,死亡率高。

5、麻疹并发症:肺炎,中耳炎、喉炎、结核、胃肠道、心肌炎等。

急性麻疹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6、麻疹预防:

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7、隔离期:

一般病人: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延长到10天

接触者:检疫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制剂。

接种疫苗:8个月,7岁。易感者在接触病人2天内接种疫苗,也有效。

体质差儿童接触病人,未接种疫苗,5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发病。

六、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冬春季多见,6月~学龄期易感,尤其多见于1~5岁儿童,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人类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通过飞沫传播,在出疹前、中、后数天内传染性最强,鼻咽分泌物、血、粪、尿中都有病毒。

由于广泛使用风疹疫苗,发病年龄提高。

1、风疹临床特点:夏季儿童保健常识

病程分三个阶段:

(1)、潜伏期10-21天;

(2)、发疹期:开始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喷嚏、食欲不振,于发热1、2天内开始出疹,先从面部出疹,一天内迅速达全身,手脚心多不出疹,皮疹呈现浅红色充血性丘疹,伴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3)、病程大约3天,烧退疹消,不脱屑不留色素沉着。

风疹治疗:对症及抗病毒治疗,无特效药物。

2、预防措施:

(1)、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不确切,一般不用,如易感孕妇接触风疹后,又不愿或不能行治疗性流产者,则应立即注射丙种血清球蛋白20—30ml。

(2)、主动免疫:减毒风疹疫苗注射后可获终生免疫。一般用于儿童15个月至青春期之间,未孕妇女抗体阴性者而且保证3个月不怀孕者也可应用。

3、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母孕早期原发感染风疹,病毒可经胎盘而引起胎儿感染,造成各种先天畸形,常见的有失明(白内障、视网膜病)、先心病、小头畸形、耳聋及智力障碍等,较少见的有小眼、青光眼、不语症、脑瘫、腭裂等,且婴儿出生后数月内仍有病毒排出,故有传染性。由此可见,先天性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症)对胎儿危害极大,预防先天性风疹必须在怀孕之前接种风疹疫苗。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yfff/1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