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宝妈
宝宝的头经常习惯性向左偏,从背后看有一点歪脖子,是宝宝脖子骨比较软吗?这种情况正常吗?
如果宝宝经常性头往一侧偏,竖抱着、躺着的时候也会歪向一侧,家长就要警惕,这种症状可能是斜颈。
斜颈也分为好几类,最常见的是先天的,也就是临床上讲的先天性肌性斜颈。
1什么是斜颈?
斜颈是因为颈部问题,导致孩子头向患侧偏斜,面部转向健侧。
PS:患侧是指宝宝某一侧的胸锁乳突肌病变,健侧就是相对患侧的那一边。
比如这样: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宝宝出生前或围产期就有损伤,但是可能出生后一段时间才发现。
特别是在出生一两个月内这段时间,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头部倾斜的症状。
这种不正常歪头的症状也会给宝宝带来很多危害。
2宝宝先天性肌性斜颈
会有哪些危害?
如果先天性肌性斜颈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矫正,会导致宝宝出现斜头畸形、耳位前移、眼眶变大等。
(斜颈导致长大后面部畸形)
将来,还会出现面部不对称,下颌骨、牙齿畸形等,影响颜值;
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听力等五官功能的发展。
3怎样判断宝宝是不是
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又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而大部分的斜颈都与胸锁乳突肌有关。
家长可以通过胸锁乳突肌、宝宝转头运动等特点来辨别宝宝是否斜颈,属于哪一类。
(胸锁乳突肌)
◆轻度
宝宝表现出来的症状,仅有姿势上的改变,喜欢头向一侧倾斜,颈部没有出现包块;
做转头动作、把头偏向另一侧也没问题,也就是说只是喜欢经常性的把头偏向一侧。
◆中度
触摸宝宝的一侧胸锁乳突肌是紧绷的,但没有明显凸起的包块;
中度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宝宝在转头的时候,颈部运动受限;转到不舒服的位置时,会觉得疼痛,哭闹。
◆重度
如果宝宝胸锁乳突肌上有质地硬、界限清楚的包块;
宝宝转动脖子时运动受限,会有明显的不舒服,疼痛哭闹,这时候就已经是重度斜颈了。
4先天性肌性斜颈
怎样治疗?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宝宝斜颈多趴着睡,慢慢就会好的。
但是菌菌想说,斜颈问题涉及到宝宝的头部运动和今后五官功能的发育,还是要尽早发现尽早正确治疗。
不同程度的斜颈治疗方法也不同,对于轻度和中度可以请医生指导,学会后在家里就可以操作治疗。
主要方法有:
◆改变抱孩子的姿势
如果宝宝头向右侧偏斜,用左手抱孩子。同理,如果向左偏,就用右手抱孩子。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头向哪侧偏,就让哪侧靠着宝妈。
◆孩子清醒时趴着睡
让孩子醒着时趴一趴,每天趴一个小时,分多次进行。
孩子趴着的时候,头会自然竖起来,从而拉动脖颈两侧的肌肉,达到拉伸胸锁乳突肌的目的。
◆颈部被动拉伸运动
宝妈根据宝宝的斜颈表现,让宝宝仰卧或者坐着,将宝宝的头向反方向伸展。
宝妈一只手固定宝宝的身体,另一只手把宝宝的头往健侧(健康的一侧)倾斜,让宝宝的耳朵接触到肩膀。
每次坚持10秒到2分钟,做3-4次即可。
这项运动,宝妈一定要确定宝宝是否有颈椎病,如果有就不要做了,可能会损伤孩子颈部。
◆扶正训练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用扶正训练,从后面扶着宝宝坐好,宝宝是哪侧斜颈,就让宝宝头向哪侧倾斜。
维持一会,如果宝宝感到不舒服了,就让孩子的头回到正中位置,多次重复。
◆吸引孩子主动运动
宝妈可以用玩具或者声音在患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向患侧转动下巴,从而达到拉伸患侧一方胸锁乳突肌的效果。
以上方法坚持2-4周后,医院检查,如果症状好转,可以在家中继续护理。如果症状没有改变,可能就需要更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来治疗。
如果家长不确定孩子是中度还是重度,不确定该采用哪种治疗方式,请尽快医院检查,进行专业治疗。
当医生判定无法通过物理治疗方法改善,那么就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
宝宝斜颈在1岁以前,如果坚持用物理方法治疗,大多数都能被纠正、治愈。
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各种行为习惯,发现异样,要及时咨询或就医。
建议转发,让更多有孩子的家庭看到,早发现早治疗,让宝宝少受一点痛苦,健康成长。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宝宝呵护漫画组,侵删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