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幼儿期小儿易患哪些传染病

1岁以后的幼儿,由于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已逐渐用尽,而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因而容易患多种传染病,常见的有麻疹、水痘、百日咳、肝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麻痹症、流行性脑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结膜炎、中毒型菌痢等。

麻疹是怎样得的?其症状表现如何?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末春初。麻疹传染性很强,主要在孩子之间相互传染。一旦接触麻疹患儿,其病毒就会通过其咳嗽,打喷嚏的飞沫经过鼻、口、咽、气管等进入易感者体内而引起发病。麻疹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从出疹前3天到出疹后6天,这期间均有传染性,如果合并肺炎则要延长至出诊后10天。护理过麻疹患儿的人又去接触未作预防免疫的小儿,也会使之受传染而发病,可见其传染性是很强的。一般6个月以内的婴儿,从母体获得了部分抗体而不易被传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天获得的抗体就会逐渐消失。因此,需要按时接种麻疹疫苗以防发病。一般患麻疹后可以得到终身免疫,第二次发病者很少见。

从接触麻疹患儿起,直到出现症状,需要10~11天。麻疹初起时,患儿常有发热、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眼睛发红、怕光流眼泪,很像重感冒。孩子发烧2~3天后,在口腔第二个齿附近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周围有红晕,这叫麻诊黏膜斑,这是麻疹早期的一个特征。第4天后,疹子出现,先在耳后及颈部开始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接着很快从脸上、胸前、后背、四肢,最后到手、足心,疹子才算出齐。皮疹呈玫瑰红色,起初较稀,以后渐密,发热、咳嗽、眼睛畏光等症状也加重,疹子与疹子之间的皮肤为正常肤色。疹子一般经3~5天出透出齐。疹子出齐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和其他症状也有好转。皮疹按出疹的顺序自上而下逐渐消退。同时皮肤有米糖样小脱屑,留下棕褐色的色素沉着。正常情况下,对患儿护理得好,7~10天就可痊愈;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并发肺炎、心力衰竭、喉炎、脑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儿童患病后,除了给予精心照顾外,还需要服用一些清热解毒、解表透疹的中药。

怎样护理麻疹患儿?

麻疹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如果没有合并症可以在家里疗养,如果病情较重或合并有肺炎等则需住院治疗。因此,对患儿正确而精心的护理,有助于患儿的早日恢复健康。科学的护理方法如下:

(1)隔离患儿,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2)环境应安静、舒适;室内温度要适宜,不可忽高忽低,空气要新鲜、湿润,避免让冷风直吹患儿;室内光线要柔和,避免强光直接照身小儿眼睛。

(3)卧床休息,让患儿充分休息和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直到麻疹消退,咳嗽停止后方能下床活动。

(4)多饮水,以促进血液循环,使麻疹容易出透,有利于毒素的排出。让患儿吃容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高热时可给一些流食,如牛奶、豆浆、蛋花汤、米汤等;如患儿胃口较好,热度不太高,可给挂面、米粥、菜汤等,不必忌口。出疹前或出疹期可用香菜、芦根、葱根等煎水服用,以利出疹。

(5)注意串儿口、眼、鼻、皮肤的清洁。患儿的眼睛分泌物较多,应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洗后再滴消炎眼药水,每日2~4次。口、唇、鼻孔发干时,可涂一点油。经常让患儿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每天要用温水洗净患儿的手、脸、屁股。注意为患儿修剪指甲,避免因疹子发痒时,小儿抓破皮肤而感染。

(6)患儿出疹时,要注意防止受凉,但也不宜捂得过多,以免影响体温发散,或造成出汗过多而受凉。

(7)对症处理,高热时可以服小量镇静药,因麻疹的发热和出疹有密切关系,所以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降温药,一般不用冰袋或冷水敷头。如果病程中发现咳嗽加重、气急、鼻翼翕动、口唇发绀、声音嘶哑、黑眼珠失去光亮或高热不退等,可能有肺炎、喉炎、维生素A缺乏等并发症,赶紧送知院诊治。

怎样预防麻疹?

麻疹的预防是很重要的。做好预防的重要步骤是,在小儿生后6个月,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等到2岁、7岁时再加强接种。在麻疹流行期间,没有出过麻疹的孩子应当避免和患儿接触。不要相互串门,也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托儿所、幼儿园要认真做好检查,及早发现患儿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已接触麻疹患儿的小儿,家长应尽恰似与地段保分医生联系,在他们的指导下,可进行预防注射,如肌注胎盘球蛋白或应急注射麻疹疫苗等,以预防麻疹的发生。

什么是风疹?怎样护理?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发于冬春两季,主要通过飞沫散布传播,潜伏期为10~21天。

风疹症状较轻,主要表现是低烧或中度发热,伴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打喷嚏、咽痛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疹前就开始肿大,有轻压痛。1~2天后先在面部出现浅红色斑丘疹,1天左右即迅速遍及全身,但手掌、脚比较少见。疹子色浅红、疹点比麻疹要小,出得特别快,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疹消退后,脱屑不明显。

妊娠早期的妇女应当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儿,因患了此病,容易造成胎儿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等。

风疹是一种较轻的传染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确诊,而到了皮疹出现可以确认时,传染期已过,再加上本身的传染性不强,所以一般可以不隔离。

风疹患儿的护理比较简单,注意居室空气清新湿润、温度适且;饮食以易于消化且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多饮水,对于发热较高的患儿,可用温水擦浴。同时注意口腔、皮肤清洁。风疹患儿的并发症很少,偶而可并发中耳炎、气管炎、肺炎。所以家长要注意观察病情,发现患儿有异常变化时,医院诊疗。

怎样区别麻疹、风疹和幼儿急疹? 

麻疹:病情较重,先有发热,可达39~40℃,3~4天后出疹,首先在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5~7日出齐,疹退后发烧逐渐退至正常。麻疹的主要特点为口腔颊部黏膜有典型麻疹斑,伴有咳嗽、流涕、眼红、怕光、眼屎特别多等症状。疹子约2~4厘米大小,红色,初期压之退色,皮疹间为正常皮肤,疹子退后,皮肤上面留有皮屑脱落。可并发肺炎、喉炎和维生素A缺乏症等。

风疹:症状一般较轻,体温38~39℃,皮疹出得早,出得快,1~2天可布满全身,2~3天即可消退。皮疹以躯干多而四肢较少。疹消退后,脱屑一般不明显。耳后、颈后、枕后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疹子淡红色,比麻疹小,稍隆起。本病无特殊治疗,很少出现并发症。

幼儿急疹:起病急,病情轻,多发于1岁以内的小儿,其特点为突然高热,持续3~5日,体温自然骤降,热退后出疹,皮疹很快消退,无皮屑。高热期间病儿一般情况良好,枕骨下和颈后淋巴结肿大,无并发症。

什么是水痘?有什么表现?

水痘又称"水花",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多见。一般发病较轻,但传染性很强,通过飞沫或接触患儿的衣服、被褥、玩具等均能被传染。一次患病可获得终生免疫,第二次患病的人极少见。

水痘发病急骤,大都先见皮疹,同时有中、低度发热以及不适等症状。皮疹多数见于躯干和头部,也可见于腋部、四肢较少,偶见于常心和脚府。皮疹初期为红色小斑疹和丘疹,隔数小时或一日后很快变为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以后结痂,至数日或2~3周才完全脱落,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皮疹数目多少不定,常分批出现。在同一病人身上,可以同时看到斑丘疹、水疱结痂,这是水痘的特点。

本病症状较轻,并发症较少见,患了水痘不需特殊治疗,发热时应卧床体自。出疹期间如孩子烦躁不安,可服些镇静药,痒甚者破的疱疹涂抹龙胆紫溶液,这样即没有必要,又不利于疱疹的吸收。严重者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2,也可用中药治疗,患痘初期可口服绿豆汤。水痘完全干燥,结痂脱掉,就没有传染性了。

怎样护理水痘患儿?

(1)隔离患儿,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或痂皮脱落。

(2)对被患飞沫或皮疹污染的空气、被褥、衣服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如患儿的鼻涕、脱落的痂皮要用卫生纸包上用炎烧掉;餐具要煮沸消毒5~10分钟。玩具、家具,地面可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消毒,被褥,衣服及其它不能擦洗煮沸的东西,可在阳光下曝晒4~6小时,室内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因为出水痘很剂。同时要勤给孩子洗手,勤剪指甲,以防抓破水痘引起感染。

(4)不要让孩子用手去抓痘痂咽为痂盖下面的肉还没有长平,痂盖被抓掉后,会留下小麻坑。

(5)多给孩子饮水,吃易于消化并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面条、稀饭、牛奶、豆浆、鸡蛋等。多吃些水果,多喝些绿豆汤等。

水痘应如何预防?

水痘虽然症状较轻,合并症极少,愈后又容易恢复,但它的传染性很强,仅次于麻疹,到目前为止,对水痘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自动免疫方法,也就是说,还没有时行水痘的预防接种。因此水痘的预防,目前只能靠隔离患儿,尽可能避免健康儿童与患水痘的患儿接触。

对接触过水痘患儿的孩子,应注意观察3个星期,最好能在接触后的3天内肌注丙种球蛋白,以做非特异性的被动免疫。

另外,正患有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比较重的孩子,伤口面积较大的外科患儿,正在使用激素治疗的孩子,应尽可能避免与水痘患儿接角。因为这些孩子免疫力低下,一旦患上水痘,病情会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万一接触了水痘患儿,需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预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啊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yfff/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