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耳朵老流脓怎么回事小心慢性中耳炎导致听

本文作者: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张宏征

小区有位李先生,平时身体很好,但是近一年来右边耳朵不明原因地断断续续流脓,同时伴有耳鸣、耳闷。李先生以为是游泳时耳朵进水了,没有在意,自己去药店买了点“消炎药片”和“滴耳液”回来用。可是最近几周,他发现耳朵流脓增多并且发臭,偶尔还有些脓血,耳朵的听力也比以前明显减退,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后,我给他诊断为“右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中耳胆脂瘤”。经过及时地手术治疗,李先生康复出院了。耳朵的慢性流脓似乎不少见,很多人都没有引起重视,甚至不认为是一种疾病。那到底这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怎么一回事,会有哪些危害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1通常缘自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恰当而彻底的治疗、病程迁延所致;2也与鼻、咽部慢性炎症引发中耳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有关;3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糖尿病等,亦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以及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病程较长者,常出现两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且菌种常有变化。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与病变波及的范围相关,据此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

炎症病变主要位于中耳鼓室粘膜层,造成鼓膜的穿孔,一般没有肉芽形成,也很少破坏听小骨。

典型的症状

为间歇性的耳朵流脓水,像黏鼻涕一样,一般没臭味,脓汁时流时止.病情时好时坏。常常在感冒或水流进耳朵后复发,伴有轻度到中度的听力下降,经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停止流脓,但是鼓膜穿孔一般不能自行愈合。

2慢性骨疡型化脓性中耳炎(慢性肉芽型化脓性中耳炎)

典型症状

这是一种较重的中耳炎,耳流脓较多,且持续时间长,脓中可带血丝或耳内出血。

这种中耳炎的长期流脓很难通过全身或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得到控制。严重时也可发生因肉芽破坏周围结构或脓液引流不畅产生的各种并发症。由于听小骨往往被肉芽包裹或腐蚀,听力也较第一类中耳炎更差。

3胆脂瘤型中耳炎(中耳胆脂瘤)

这是最危险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里的胆脂瘤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恶性肿瘤”,它是因为位于鼓膜松弛部或边缘处长期穿孔使鼓膜和外耳道外侧面的鳞状上皮细胞长入中耳腔里,由于炎症长期不愈,这些上皮细胞活力增强,层层脱落的鳞状上皮逐渐堆积和增大形成胆脂瘤,并且进一步对周围的骨质产生压迫和侵蚀,出现类似肿瘤侵犯破坏一样的效果。

胆脂瘤型中耳炎为什么最危险?

就是因为它的破坏性:

可以破坏全部听骨造成听力下降

侵犯内耳迷路导致眩晕

破坏面神经骨管致使患者出现面瘫

向上向深部破坏颅底骨质和脑膜导致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严重时危及到生命

患这一类型慢性中耳炎的患者可能长期只是流脓、耳聋,但是一旦出现脓液变多、变臭、带血,或者出现头痛、头晕或者出现嘴巴歪斜等情况,就一定要警惕胆脂瘤的破坏,一定要尽快就医。中耳炎该怎么治疗?1药物治疗

很多患者以为中耳炎通过简单的药物治疗就足够了,这其实就是中耳炎的治疗误区所在。

药物治疗仅能起到暂时缓解中耳炎局部感染性炎症的作用;对于中耳炎已经造成的解剖结构破坏(比如鼓膜穿孔、听骨破坏、骨质缺损等等)以及深部的病灶(比如胆脂瘤、炎性肉芽、胆固醇肉芽肿等等),药物治疗“鞭长莫及”。实际上,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耳显微外科手术来治疗。

2手术治疗中耳炎手术目的在于

彻底清除病灶,获得一个“干耳”(而非长期流脓的耳朵);

防止因中耳炎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如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

通过手术修复或重新建立“鼓膜-听小骨-内耳”的传音结构,提高患者听力。

手术方法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鼓膜修补术、探查并重建听骨的鼓室成形术;

对于中耳炎肉芽或胆脂瘤向内向后侵犯范围大的病人,需要行鼓窦-乳突切开来清除鼓窦和乳突里的病变,并且酌情采取完璧式或开放式的鼓室成形术。

如果患者的听小骨被破坏或因胆脂瘤侵蚀不适合保留,就需要采用人工听骨重建听骨链。

对于有些严重而复杂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了防范内耳感染、降低病变复发的机会,可能需要为患者行分期手术来分别完成病变清理和听骨重建。

为了尽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治疗时间,医生会争取将将清除病灶和重建听力放在同一次手术中完成(一期完成听力重建)。

但有部分患者术后听力恢复仍不太满意,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包括:修补或重建的鼓膜在愈合过程中形成纤维组织甚至瘢痕,或者因为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鼓膜内陷、粘连,严重时会引起重建的听骨连接发生错位。对于这种情况往往需要选择一年后行二期手术探查。所以,医生会在术前将病变的情况和术后可能的效果与患者进行讲解和沟通,医患双方共同商量来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慢性中耳炎一定要尽早及时治疗

这是因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一个缓慢进展、逐渐加重的病理过程:

在疾病的初期

可能仅仅是鼓膜穿孔伴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水肿,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将病变局限在鼓膜和鼓室,表现为鼓膜穿孔和较轻的听力下降。

在这个阶段如果能积极控制感染,在干耳后及时行手术治疗,不但手术范围小、所需时间短,并且手术的风险也低一些。患者手术后通常能获得较好的听力并很少再发流脓。

若未能早期治疗

随着中耳炎反复发作、脓性分泌物不断刺激,炎症向深部和后部扩散,鼓室和鼓窦、乳突内肉芽组织形成,中耳腔通风引流的通道被肉芽阻塞,炎症逐步加重、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耳朵长时间处于流脓或潮湿状态。

此时鼓膜穿孔会扩大,听小骨可能出现破坏或被肉芽包裹,或者硬化灶形成使听骨被固定,此时听力明显下降。

一旦合并中耳胆脂瘤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可能出现面神经骨管、内耳迷路的破坏,还会合并神经性耳聋。

同时,随着慢性中耳炎病程的延长,咽鼓管功能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使中耳腔失去了维持正常气压、保持鼓膜正常位置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进行手术治疗,不仅范围扩大、难度和风险也会增加。这是因为随着病情的加重,手术的目的以清除鼓室、鼓窦、乳突和听小骨周围、咽鼓管区域病变为主,酌情行自体或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或者二期行听骨重建术。术后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术,还取决于中耳病变的范围、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咽鼓管的功能状态。

所以,一旦发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要尽早。

专家推荐

张宏征

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耳专科主任,副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人工耳蜗项目广东省专家小组成员、广东省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专家,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耳科学组副组长,国际耳内科医师协会会员。

擅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导致的鼓膜穿孔、耳流脓、听力下降及颅内外并发症的治疗,精通各型鼓室成形术、改良乳突根治术、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术等,人工耳蜗植入治疗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小耳畸形)、外耳道闭锁的听力重建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耳聋眩晕;周一下午:中耳炎;周二上午:听力障碍及耳疾。

识别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
白癜风最好用中药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yfff/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