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听力残疾人口总数约万,每年新增加3万多人。听力残疾不仅给患者生理上、心理上及家庭带来痛苦,而且如此庞大的耳聋人群势必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在听障人群中绝大多数患者为感音神经性耳聋,这类患者临床上不易治愈,需依靠助听器验配或人工耳蜗植入来补偿听力,实现听力康复。
耳聋能否可以治疗,取决于耳聋的类型和发病情况。下面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耳聋的临床分型。
一、传导性聋
传导性聋是由于耳部传音系统的病变,使外界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受到障碍所引起。这些病变可发生在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及前庭窗和蜗窗。导致这些部位发生病变的因素很多,常见的疾病如外耳道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闭锁,外耳道异物或耵聍栓塞,鼓膜穿孔、听骨链断裂、鼓室粘连,中耳发育畸形或炎症、肿瘤,耳硬化症等等。其中以中耳急、慢性,化脓性和非化脓性炎症导致的耳聋居多。
二、感音神经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病变发生部位主要在内耳及听神经,导致这一性质耳聋的因素更加错综复杂,很多疾病尚无法明确病因。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聋如下:
1.遗传性聋是最为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聋,其发病率占所有感音神经性聋的50%左右,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性染色体异常,现在一些学者还发现了线粒体DNA导致的遗传性聋。
2.耳毒性聋是指服用或注射一些具有耳毒性药物所导致的耳聋,现在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不下百种,其中以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最为常用,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等,有些药物的疗效目前还没有其他药物可以代替,加上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对耳毒性药物致聋缺乏了解,导致目前药物性耳聋仍然是感音神经性聋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另外,还有一些具有耳毒性的药物有:抗肿瘤的顺铂、长春新碱等,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等,水杨酸盐类如阿司匹林,抗疟药奎宁和氯喹等。家中三代以内有听障患者的,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慎之又慎,不可轻易使用。
3.老年性聋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在听力残疾总人口中,老年性耳聋占60%以上。老年性聋是随着人听觉系统逐渐衰老和退化所致的听力下降。其发生的年龄和发展速度因人而异,与遗传因素有关,同时受到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老年性聋多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明显,部分伴有重振现象,言语识别率明显降低,即所谓“听得见、听不清、听不懂”。
4.噪声性聋是长期遭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缓慢的进行性听觉损失,主要损伤内耳。
5.突发性聋俗称“暴聋”,是指短时间内发生的原因不明的重度听力下降。目前认为其发病与内耳供血障碍或病毒感染有关。
三、混合性聋
混合性聋是指耳聋性质同时具有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成分。即既有中耳、外耳病变,同时伴有内耳和听神经损伤。这类耳聋常见于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未治愈,合并感音神经性聋患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耳聋治疗。传导性耳聋的治疗以恢复和重建传音系统功能为原则,根据病变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和范围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听力重建手术是治疗传导性聋的重要手段。感音神经性耳聋因其损伤多为不可逆的,在治疗中尚缺少非常有效的办法。
传导性耳聋的治疗历经多年的发展,技术不断提高,已经获得很好的效果,大部分传导性耳聋都能够通过手术获得听力提高。例如针对最常见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开展的乳突根治术,以及后来发展的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等等,在清除中耳病变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听力。
目前仅有少数类型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如前所述的突发性聋,主张使用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早期治疗,但疗效因人而异,约30%的患者用药后仍然无法得到听力补偿。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目前改善听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配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是一种声音放大装置,能帮助有残余听力的患者听取声音,尤其对于儿童,早期配戴合适的助听器能帮助其学习语言,提高语言接受能力,做到“聋而不哑”。目前我们国家提倡耳聋“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孩子配戴助听器时间越早,获得语言能力的机会就越大,使其能够融入主流社会。
人工耳蜗是指耳蜗内植入电极以刺激听神经,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听神经,继而越过了受损的耳蜗,使患者获得听力的装置。这一技术主要针对极重度耳聋、配戴助听器效果不明显的人群。与助听器不同的是,人工耳蜗植入者听阈可提高到接近正常人水平,能相对彻底的解决听障人士听的问题,但这种康复方法需要进行手术,价格也较为昂贵。植入者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适当的预期。
综上所述,耳聋的治疗需根据类型而定,传导性耳聋已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获得满意效果,而目前多数感音神经性聋仍无法实现临床治愈,需要通过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来补偿听力。当然,最好的治疗不如预防,多了解相关听力保健知识,减少耳聋的发生才是根本!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是哪家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