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的斜颈,是小儿骨科常见畸形之一。

(一)病因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原因不清。目前有以下假说:

1.供血不足。

2.产伤出血。

3.先天畸形。

(二)病理出生后约7~10天,在胸锁乳突肌中、下交界处出现肿块,质硬、圆形。镜下可见肌肉组织减少,纤维瘢痕组织增多,肌纤维发育不成熟,肌细胞凋亡增多。

(三)临床表现婴儿出生时并无异常,约7~10天后发现胸锁乳突肌中、下交界处出现肿块,质硬、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可以前后活动,触之则婴儿哭闹。头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下颌转向患侧受限。肿块无红、肿、热表现。2~3个月后肿块逐渐缩小,约在6个月消失。逐渐出现面部不对称。患侧面部发育较健侧小。随生长发育,面部畸形渐重,患侧之耳、眉、眼均低下,较重时两眼不在同一平面,手术矫正后,常出现复视,需眼科矫正。

(四)诊断根据病史、查体一般很容易做出明确诊断。胸锁乳突肌包块是其特征性改变。

(五)鉴别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与其他疾病鉴别很重要。主要有:

1.产伤锁骨骨折。

2.先天性颈椎畸形。

3.颈椎半脱位。

4.颈部淋巴结炎。

5.眼科疾病。

6.斜头畸形。

7.习惯性斜颈。

(六)治疗一般在1周岁以内,发现早采用保守疗法,即颈部按摩、头部被动矫正,多能奏效。若保守治疗无效,可在1周岁以后采用手术治疗,多用患侧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术后颈托矫正1~3个月,辅助被动矫正,才能彻底纠正斜颈习惯。面部不对称畸形一般在斜颈纠正后2~3年消失,手术时年龄越大,面部畸形越重,术后恢复时间越长,有的甚至不能完全恢复,因此需早期手术治疗。术中需注意防止损伤颈内静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副神经等。

(更多内容详见《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外科主治》)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ysbj/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