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主要是通过各种矫正装置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
暑期将至,医院门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进行正畸治疗。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近年来,为孩子做正畸的家长也越来越多,那么儿童正畸什么年龄治疗效果最佳?孩子正畸还有哪些误区?
1
正畸低龄化,贩卖焦虑当警惕
调查中发现,在口腔正畸的热潮中,一些商家将目光投向低龄儿童口腔市场,在营销的话术中出现了“越早矫治效果越好”的广告语,一些家长听信之后也过早地为孩子戴上了“小牙套”。
低龄正畸的效果究竟如何?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今年三岁多的萌萌在微笑的时候有一点露牙龈,孩子的家长说,看到网上儿童正畸的广告中称通过正畸可以改善,并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为了不让萌萌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支付了2万多元让孩子戴上了矫正器。
因为矫正器要全天24小时佩戴,萌萌因感到有异物所以经常哭闹,去复诊时医生告诉萌萌家长需要坚持佩戴3到6个月才能看到效果。随后,萌萌家长又先后咨询了多家口腔机构,得到的结论却是萌萌的颌面发育尚未稳定,目前并不需要正畸。
医院副主任医师杨素芳:没有骨面畸形的小孩也进行矫治,是不应该的,过早矫治对于小孩的面型和精神发育都有不利的影响。
医院正畸科主任医师、教授胡炜指出,在儿童牙齿替换时期出现一些暂时性的牙齿“畸形”不必担心,如上颌大门牙(中切牙)间有牙缝,上颌小门牙(侧切牙)牙冠向两旁撇出等。
这是因为当中切牙萌出时,其牙根受到尚未萌出的侧切牙的挤压,侧切牙的牙冠顶着中切牙的牙根,造成中切牙向两侧倾斜,出现牙缝。不过“兄弟”分家的时间不长,等侧切牙萌出之后,对中切牙的牙冠也会造成挤压,届时两个门牙会逐渐向中间靠拢,最终回归正确的位置。
儿童换牙期间最常见的就是前牙长得里出外进、不整齐。
这些主要是因为颌骨尚未发育成熟,新长出的恒牙比脱落的乳牙大了不少,原先乳牙的空间不能满足需要,于是牙列中出现了“供需”矛盾,几个新长出的恒牙只好委屈一下。随着上下颌骨的发育进入生长高峰期,牙弓会随之增大。“家”变大了,原先挤在一起的恒牙也会自动调整位置,不再拥挤。
所以,多数牙列拥挤的情况都可以等到乳牙换完后视情况进行正畸治疗,这既可以缩短矫治疗程,又可以节省矫治费用,还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乳恒牙替换时期可以说是儿童要经历的一个“丑小鸭”阶段,家长不要过分着急,不少牙列拥挤的情况在颌骨发育好后也能自行变好。
2
儿童正畸找口腔全科医生就能治?
有关孩子牙齿的矫正问题不是找到口腔科就行,而要去找正畸专科医生,而不是口腔全科医生。
口腔全科医生对牙颌畸形的发生机理不甚了解,对儿童牙齿和颌骨的生长发育涉猎不多,自然对牙颌畸形的最佳矫治时机、矫治方法不熟悉,有可能延误孩子的矫治。
在正畸门诊中,曾经发生过这种状况:给孩子补牙的医生同时在矫正孩子的牙齿,由于诊断和矫治方法有误,导致孩子牙齿的问题愈发严重,再找到正畸医生时为时已晚。
每个孩子牙齿、颌骨的畸形都是个性化的,针对这些问题的早期矫治方法和矫治器也应是个性化的。儿童牙齿和颌骨的生长发育,以及各种牙颌畸形的矫治,是口腔正畸专科医生研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