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约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其中儿童约为万。今年3月3日是”我国第22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孩子的听力健康不可忽视。
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障碍有极大的可能会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感情、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对于新生儿来说,听力筛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爱耳日”即将到来之际,咱们聊聊关于孩子的听力保护。
Part1
保护宝宝听力,从孕妈妈开始
遗传是影响出生宝宝听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加强孕前检查,特别是有耳聋或耳聋家族史的夫妻、曾生育过耳聋患儿的夫妻,应尽可能在孕前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减少耳聋患儿的出生。此外,孕期还应避免病毒感染和使用耳毒性药物,加强高危孕妇监测。
Part2
新生儿72小时内要做听力初筛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无创的,要在孩子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初筛未通过或漏筛的孩子,应于42天内均应接受双耳复筛。如复筛仍未通过的孩子,应及早(6个月内)至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听力诊断。对于新生儿听力障碍,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温馨提示:据临床试验表明,6个月内做听力筛查,若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有助于孩子发展语言水平;过晚发现问题且干预不积极,孩子的语言能力将大大降低。
Part3
儿童及成人也要进行听力筛查
各年龄层的听力筛查,可在儿童入学、青中年入职、老年人定期体检中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发现听力损失,预防听力下降及耳科疾病的发展。
Part4
如果出现听力受损怎么办?
各个年龄层听力损失都会出现影响生活质量、人际关系、社交障碍、心理健康等问题,因此一旦发现听力损失,请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尽量减少听力损失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1、各年龄层对于听力尚可全部或部分挽回的阶段,应当积极的治疗,尽可能的恢复听力。
2、各年龄层对于听力损失已到不可逆的阶段,可以利用助听装置,如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等来改善听力,保证更好的生活质量。
Part5
如何保护听力
1、避免噪音暴露
●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应超过45分钟
●嘈杂公共场合时不宜戴耳机
●避免噪声刺激:少去KTV、酒吧、体育赛场和其他嘈杂场所
2、避免局部刺激
●预防耳道感染,避免洗澡、游泳时耳道进水
●避免经常掏耳朵
3、规律生活
●保持健康规律生活,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
图文
来源
耳鼻咽喉科
网络综合
耳鼻咽喉科简介
耳鼻咽喉科于年5月成立,科室工作人员33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22人,医学博士2人,医学硕士7人。常设普通床位40张,多导睡眠监测床位2张。临床学组设有:耳科学组、鼻科学组、咽喉头颈外科学组,另设有听觉检查室、前庭功能检查室、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室、鼻功能检查室、助听器验配室、睡眠呼吸监测室。目前学科人才梯队合理,设备设施先进,各亚专业技术水平达到重庆市前列。
诊疗技术
耳科学:中耳胆脂瘤,各型慢性中耳炎,耳聋,耳鸣,眩晕,面瘫,耳-颞骨与侧颅底肿瘤,耳-颞骨外伤,耳-颞骨畸形等疾病的诊治,年均实施各型乳突切除+鼓室成型术余例,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术50余例,并开展CO2激光镫骨开窗人工镫骨听力重建,颞骨段面神经减压,面神经移植,内淋巴囊引流,半规管阻塞,人工耳蜗植入,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儿畸形等手术。
鼻科学:鼻-鼻窦炎性疾病,鼻外伤,鼻畸形,鼻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年均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鼻窦开放,鼻肿物切除等鼻内镜常规手术余例,并开展鼻眼相关疾病,前颅底病变内镜等手术。
咽喉科头颈外科学:腺样体炎,扁桃体炎,声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咽喉与颈部外伤,咽喉肿瘤,咽喉畸形,颜面部软组织肿瘤,颈部软组织包块(如:甲状舌管囊肿,耳鼻咽喉肿瘤的颈部转移,罹及喉气管的甲状腺肿瘤,罹及咽旁的涎腺肿瘤等),颈段气管肿瘤,外伤与畸形,咽-食管交界性畸形与肿瘤等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诊治,年均实施MLS(激光喉显微病变切除手术)余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余例,UPPP手术余例,腮腺肿瘤切除手术余例,喉癌下咽癌切除功能重建手术50余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