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诊断
一、观足诊病
1、中老年人足部发红(应排除饮酒),足部淤血,可能是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如额窦反射区呈玫瑰色或暗红色,患者可能有脑中风或脑栓塞。
2、双足及小腿发红,日久加重变为深玫瑰色,夜间烧灼样疼痛,遇热加重,足部发凉,皮肤光滑发亮,皮肤起水泡,破后常不愈合,形成溃疡,那么患者可能有糖尿病。
3、足踝部胫前部有凹陷性水肿,患者可能有心脏或肾功能异常。
望诊:
1、足形:形盛则有余,表示气血旺盛;形廋则不足,表示阳血亏损,体质较弱,精力不充沛;枯足小者,脾胃皆虚;足肿至踝,表示阳虚气结;足肿至胫为脚气逆冲,身体虚弱。
2、右扁平足提示肝脏、胆囊有障碍;左扁平足表示心脏异常。
3、
触诊:当按压反射区有下列四种感觉时:
1、捻发的感觉,类似气泡状物质。2、颗粒状物质。3、条索状物质。4、硬块状大如拇指腹,小如黄豆。
总结:1、有第一种感觉为功能性疾病;2、有二、三、四的感觉均为器质性疾病;3、有二的感觉为结石或炎症;4、有三的感觉一般属于陈旧性疾病;5、有四的感觉硬块大如节物,应考虑古位性病变;如肿物等。
二、按压反射区异常表现:
1、经过摘除脏器手术后,在相应反射区有凹陷出现,如子宫摘除后,在子宫反射区可见凹陷。
2、胃肠疾患,在相应反射区可摸到皮下泡,颗粒或小结节感。十二指肠反射区可摸到条索物。
3、糖尿病者,在胰脏反射区有压痛并有肿块,结节物,在小腿内侧坐骨神经也有压痛,结节条索物成肿块。
4、心脏不好,不正常者,在心脏反射区有压痛或摸到结节、颗粒。
5、脏器有肿痛,可在相应反射区摸到硬块结节。
6、脊柱疾患,腰痛症,在相应反射区可摸到结节并有压痛。
7、因意外受伤者,如在十小时后,足反射区出现淤血状蓝色斑点或蛛网状斑纹。提示:对应器官可能有损伤。
8、足拇趾(如头部额窦反射区)呈暗紫色,提示患者有脑血管疾病,可能有脑中风预兆。
三、对几个反射区的细致诊断。
1、额窦:如发现有气泡感并且:
(1)、足大拇趾额窦反射区疼痛时,患者一般有前额痛或头顶部痛。如带有深红色,应考虑有脑部疾患。(如痴呆、出血、栓塞倾向)
(2)、足中趾额窦反射区疼痛时,患者一般有前额痛发胀或轻微胀痛,同时睡眠不好,有疲劳感,可诊为一度疲劳。
(3)、足四趾额窦反射区疼痛时,症状同上,但稍重,睡眠更差,可诊为二度疲劳。
(4)、足二趾额窦反射区疼痛时,会出现严重失眠,食欲不振,自我疲劳明显,头晕迷糊等症,可诊为三度疲劳。
(5)、足第五趾额窦反射区疼痛时,常说明此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经常失眠,精神极差,极度疲劳,食欲不振,人体日趋消瘦,常肿瘤病状,可诊为四度疲劳,也是有无癌症的佐证之一。
注:在查到足拇趾额窦反射区有痛感时,还要查甲状腺反射区,如也痛,患者可能有风寒感冒或夏季暑热;在查身上淋巴反射区、胸部淋巴反射区,如也痛,则说明免疫力低下,常爱感冒,此类感冒从不发烧或只是低烧,经常头痛、鼻塞、流鼻涕、咽痛、全身不舒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是用足疗治疗则速度有效,如配合刮痧疗法更为奇特。另外,采用“指趾揉窦法”治疗失眠也有一定疗效。
2、小脑和脑干
用大拇指指腹从上往下推查,如有疼痛或颗粒状物,提示小脑有病,症状为睡眠多梦;如再查胆反射区也痛,那么患者可能做噩梦,属胆经病;小脑有病常表现为走直线时易歪斜,因小脑是控制平衡的,当小脑半球皮质有病时,人体肢体共济失调,治疗可加上胆反射区;脑干反射区有问题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人体的各种神经活动障碍(因它主管着12对脑神经);二是新陈代谢、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失常;凡是与消化系统和新陈代谢的有关疾病,可同时查小脑脑干、甲状腺、甲状旁腺及胃肠区;治疗偏瘫和帕金森氏症主要按摩小脑脑干反射区。
3、三叉神经:
此区最易出现捻发感,有时也可能摸到颗粒状物;如此区被第二趾压扁,则可出现偏头痛,当按压此区。有痛感时,一般为三叉神经疾患,为鉴别头痛原因,还可细分为:
(1)、查颈椎反射区,看有无异常表现,从而确定是否有颈椎引起的偏头痛。
(2)、再查2—5脚趾的额窦反射区,看是否因疲劳引起的头痛。
(3)、再查大脚趾额窦反射区和甲状腺反射区,看是否由于感冒引起的头痛。
(4)、查子宫反射区,看此区有无变化,鉴别是否有子宫疾病引起的头痛。
(5)、查横、降结肠及直肠反射区有无问题,如有问题会引起便秘。当粪便久留大肠内,大肠把大便内有毒物质吸收了血液,血液循环把毒素带到脑部,会使其受到刺激而发生头痛。此外,脑部有肿瘤也会发生剧烈头痛。
4、颈项:
当摸到颗粒和条形状物时为增生;出现捻发感类似气泡感时,多为受风引起的颈痛;若发现该区局部肉厚,用手法钳夹时疼痛感明显,则有严重颈椎增生、经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受压血流障碍,供血不好,当查颈项反射区痛时,应再查胆反射区,如也痛则考虑与风湿有关;再查斜方肌反射区,如疼,则考虑是斜方肌疾病引起的颈痛;并结合颈部有无活动不变,强直或发硬等症状综合诊断。
5、甲状腺:
一般有条索感为正常现象,若有颗粒可考虑甲亢,如此区有硬块及条索状物,会影响到心脏,可出现心律不齐等症状,这类患者一般性格急躁。如此区疼痛,应考虑甲状腺疾病。
6、心脏:
当摸到有条索状物时,可能是先天性疾病,如有类似气泡水泡、颗粒感时,为功能性症状;如有条索状物为心脏做过手术或为心瓣膜病。查心脏一定用拇指腹轻按,如疼痛即为心脏疾病千万别再用中重度的手法,以免因手法太重,病人疼痛难忍,心率加快。按摩时,要注意病人表情变化,如按摩心脏反射区,必须先按肾脏反射区、输尿管反射区,这是因为使肾功能加强后再按摩心脏,使体内病毒顺利地从泌尿系统排除体外。
7、胆囊:
当胆反射区痛时,同时在按摩时有木板状的硬物感时即可诊断为胆囊疾病。如发现有颗粒时,多为胆结石,应配合查甲状腺反射区及甲状旁腺反射区,诊断胆囊炎,还要配合查胸淋巴腺。若摸到线状物应考虑胆囊息肉。各种风湿痛、关节炎、肌肉痛都与胆有关系,因胆统帅12条经脉,凡胆病往往由十二指肠病变使胆汁排泄不畅致使胆囊肿大,当胆囊胀到一定程度时,胆液会渗透到血液中去,胆汁是溶解脂肪的消化液,但是也含有肝脏排泄的毒质和废物。一旦胆汁渗透入血液,人体的淋巴就要吞噬它的有害体,而我们人体的关节部位都是淋巴群,淋巴群吞噬过多病毒来不及排出体外时,即可肿胀,以致影响关节神经,发生疼痛,变形等症(如颈、斜方肌、颈内侧、颈椎、胸椎、腰椎、尾椎、肩胛骨、肘关节、膝关节、肩关节、指趾关节痛都与胆、肾上腺有关)。胆有病时,还会出现夜多惊梦,遇是不快,胆小怕事等症状。
8、直肠及肛门:
如有颗粒感时常为痔疮或长期腹泻(伴疼痛),当摸到硬块物时为习惯性便秘。
9、小肠:
一般在小肠反射区一半处可摸到气泡感,如果在有颗粒状物,则可判断患者有炎症,并且还要区分颗粒感属否在尿道反射区处,查小肠反射区要配合下身淋巴腺。有的人消瘦,与小肠吸收营养有关,此种患者应配合按摩脾脏反射区,在治疗时,应强化脾脏功能,以增进食欲,促进营养的吸收。
10、子宫与前列腺:
当按此区疼痛时,并发现有颗粒状物,即可诊断出患者有前列腺炎、子宫颈炎,有条索状物,则可能患者做过妇科或前列腺手术,如发现硬块状物常为子宫肌瘤患者,该区正常时为均匀窝状区,视为健康者,若该区过于肥厚,饱满肿胀,配合上身淋巴反射区,如有疼痛,可诊断为炎症,如再配合阴道反射区也疼,可诊为子宫内膜及阴道炎症,症状为白带增多并呈黄色,严重时有臭味;如子宫区异常疼痛并有硬块物时,则可诊断患者有子宫肌瘤或痛经等症。
11、生殖腺:
此区因皮肤薄,皮下是骨高低不平,故用拇指按摩时,可能发现有气泡、颗粒感、条索状物,当摸到气泡颗粒感时,一般为月经不调,有条索感时为妇女附件炎或男性生殖系统慢性病症,当摸到有硬块物时,女性常为卵巢肿或子宫肌瘤,男性多位睾丸炎。
无痛诊断法:
1、根据足部整体形状和胖、瘦,了解人体的概貌。如发育正常否、足弓高低、过于肥胖和消瘦以及骨骼畸形等。如干瘦无华的脚常提示失眠、精力耗损。
2、足趾甲的变化也能看出问题,正常趾甲提示健康,营养不良时可表现为趾甲有纵沟、不平、薄软和剥脱等。畸形趾甲如嵌甲可提示神经系统的病症。甲下出现一条或数条纵横黑线时,提示有内分泌失调、痛经、月经紊乱等。趾甲凹凸不平提示慢性肝肾疾病。
3、足大拇趾的视诊能了解全身头部原情况,如大拇趾饱满红润,趾甲正常,表示人体机能正常,全身协调,免疫力好。如足拇趾偏斜或趾甲变形提示机能有功能失调,易出现病症,拇趾变暗红或紫色,说明一是血液循环不佳,有气血瘀滞现象;二是肝胆有病,有拇趾肿胀,提示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趋势。大拇趾内侧的鼻反射区部位隆起明显是否有鼻炎倾向。大拇趾外侧的三叉神经反射区被二趾挤压严重者,有颞部头痛的倾向。
4、骨骼的变异常提示一些病症。足底内侧缘脊柱反射区的骨突畸形,则表示它所代表的脊柱阶段有病痛。如在下胸椎或腰骶部有突起,常表示该部位有病痛或有过外伤。小趾过分压入内侧的第四趾,使耳反射区明显受挤压者,常造成耳部功能不佳。外肋骨的反射区过分突出,它不但提示该侧下肋骨有言不由病痛,还常意味着该侧肾区有情况,因为在人体解剖上,肾脏正好在第十一、十二肋深面,肾有问题可影响到下肋骨。小腿内侧的坐骨神经反射区中上段出现痛性结节,提示有糖尿病倾向。
5、肌肉和其它组织的变化对诊断也有意义。如肾区软、膀胱区隆起明显,说明肾虚、膀胱实、常憋尿,由此可引起其它疾病。肝胆区隆起提示肿大,触到结节考虑有结石,凹陷者提示萎缩变小或已行手术切除。
6、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代表全身状态。温度正常说明人体健康,足温过高,提示发烧。足温过低,说明脾肾阴虚。湿度过大,见于肾虚。连趾缝间都是干的,说明心脾功能不佳。
7、足跟和踝部的变化可了解泌尿生殖系统的疾患。内踝内侧的腹股沟反射区有问题,反映会阴部的情况,甚至影响到排卵及表现性情急躁等;跟骨两侧代表子宫、前列腺、卵巢、阴道以及盆腔器官,这里有问题可反映生育、性欲和妇科、男性科方面的疾病。怀孕时在子宫区上部可触之较硬。子宫切除后,子宫反射区可有空虚感;前列腺的病变也可反映到前列腺的反射区有硬软的变化。
8、骨骼:观察骨骼的形状是否变形,如长期穿高跟鞋的女性,足跟部骨骼变形,往往伴有盆腔病变;鼻反射区凹陷的人可能有过敏现象,反之,如鼻反射区凸出者则易产生炎症。大拇趾的喉反射区凸出,可能喉部经常干燥。有些脏器摘除患者,其相应反射区有凹陷出现,如子宫切除者,在子宫反射区出现凹陷。
9、肌肉:骨骼的变形往往会影响肌肉的结构和弹性,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足掌部肌肉过于松软,表示气虚阳衰,功能不振;过于僵硬,表示气滞血瘀,功能障碍。
10、韧带:韧带过于松弛,多见于肝肾亏损的人;过于强硬多见于有寒湿痰瘀互疑的关节病变。
11、温度:脚掌冰冷,多见于阳虚血疑、循环不畅之人;脚心过于发烫,常见于阴虚火旺之体。
12、湿度:脚的湿度可反映内分泌腺和肾的功能,尤以脚趾之间更为明显,脚趾间干裂角化,多见于血虚早衰的中年人;脚趾间过于潮湿,多见于湿热偏盛、内分泌失调的病人。
13、足部问诊多了解患者足的有力、无力,可测知此人的健康状况。大多健康人行路轻捷有力,步伐舒畅。体虚之人,尤其是气虚阳奉阴衰的病人,则觉得懒于举手抬足,全身乏力。肝肾不足之人,走路自觉头重脚步轻,飘忽不能自主。足底疼痛,尤其是脚后跟疼痛者,为肾亏的表现,多见于妇女产后、人流后或房劳过度、年老体弱之人。跟骨骨刺所致足跟痛亦为肾亏之象。不论寒暑,双足冰冷者,多为阳虚体质,末端循环差,脾肾阳虚者更甚。寒冷季节则足部干裂或冻疮频发者,多为血虚且寒。足踝发烫,喜侵入冷水者,多为血热之体,手足心发热,入夜尤甚,多为阴虚火旺。脚部麻木不仁,入夜更甚者,多为气血两虚,且夹风、痰、淤血。春夏足痒难忍者,多为肝脾湿热所致。
二、操作过程中的基本理论(酸、麻、胀、刺痛等感觉)
1、开始检查心脏,问力度是否适中,客人觉得刺痛,千万别说客人心脏有病,因为心脏功能不好不见得有心脏病。例:可询问一下客人最近是否量过血压,如客人以前测过且正常则可以说:“先生/小姐,最近是否过于疲劳”。(一般45岁以下的人心脏较好,45岁以上特别是男性,心脏功能反射较肥厚且硬)。
1)建议客人多休息,多锻炼身体,经常做一下足疗。
2)可以多按摩泌尿系统、心、胸、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
2、按摩额窦、眼、耳等反射区有刺痛感。
可询问客人是否没有休息好,睡眠不足,是否有头晕、耳鸣、乏力表现,如有可建议客人多休息,且可以多按摩泌尿系统、耳、眼等反射区。
3、按摩肺及支气管等反射区有刺痛感。
可询问是否烟酒过多,最近是否感冒受凉,可能呼吸系统有一定的感染,建议客人节制烟酒,随天气变化勤添衣服,且按摩泌尿系统、肺、支气管、淋巴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
4、按摩消化系统反射区有刺痛感。
可询问客人最近是否很忙,饮食没规律,烟酒过多,是否有腹胀,泛酸,经常有饥饿感,如果客人表示肯定,要建议客人定时进餐,且少食多餐,节制烟酒,且可以多按摩胃、十二指肠、肝、植物神经等反射区。
5、按摩颈椎、胸椎及骶骨等反射区有刺痛感。
询问客人最近是否过于疲劳,如开车、打麻将、坐办公室或因睡觉姿势不正确。颈椎病是现代都市的一种常见病,一般40以后的人多见,多建议客人不要久坐,多做上肢及头部活动,少吹空调。
6、按摩肩反射区有刺痛感。
因为肩周炎及肩部劳损易于多发,广东空气潮湿,天气变化快,再加上过于疲劳,需要建议客人少吹空调且多做摆肩运动。
7、感冒了我们通常可以按泌尿系统,肺及支气管、扁桃体、淋巴腺、甲状腺。
8、头痛可以按摩头部、垂体、甲状腺、内耳迷路、耳、三叉神经等反射区。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