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发现,宝宝耳朵旁边有个小孔,有时还会有液体流出,闻起来臭臭的,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神秘的小孔”。
在民间,
老人们称其为:
“金仓,银仓(寓意吃穿不愁)”。
然而,
这个“富仓”却是个不小的麻烦。
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畸形,专业名词称为“先天性耳前瘘管”。先天性耳前瘘管开口最常见于耳轮脚前,是胚胎期第1、2鳃弓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所致,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那么问题来了!
问
先天性耳前瘘管出现在耳朵边,会影响听力吗?
先天性耳前瘘管不会影响听力,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继发感染。
问
那怎么办?
无感染或无任何症状者,通常不需要治疗。
发生一次感染,就有反复感染可能性,先天性耳前瘘管外面看好像只有一个小眼,小眼的里面有像树根一样错综复杂的盲管。管壁为复层扁平上皮,有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组织,其分泌物可从外面的小眼排出,若排出受阻,便可能引起瘘管感染。
感染后,炎症浸润周围正常组织,以及形成的脓肿经切开引流愈合后形成的瘢痕组织会进一步阻碍瘘管分泌物的排出,从而导致瘘管发生反复感染。
手术切除是彻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唯一的方法,但反复感染的次数越多,手术越容易复发。
有很多家长,一开始感染不严重,仅仅局部红肿,消炎治疗后可以缓解。但此时医生会告诉家长择期手术治疗。家长往往认为疾病正在好转,心存侥幸,但是后期出现了感染严重(感染次数越多,越严重),可能需要切开引流、换药、排脓治疗。很多孩子需要1个月,医院跑,孩子天天哭,家长很崩溃,要求医生尽快手术,抱怨医生为什么还不给孩子做手术。
医生有话说:
先天性耳前瘘管必须等炎症控制,才能手术。如果在炎症状态下手术会出现:
1、术中出血多。
2、瘘管切除不干净,容易复发。
3、术后伤口长不好。
4、术中切除组织太多,疤痕较大。
术中医生会尽量完整切除瘘管。手术本身不会对身体及耳部外形有大的影响。
问
发现宝宝有先天性耳前瘘管,家长需要怎么配合处理?
01
平时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千万不要频繁挤压瘘口,避免感染。洗脸时,要用清水清洗下耳朵前后,洗完后,用棉签把周围的水擦拭干净,但不要太用力。
02
瘘口周围出现轻度红肿,医院处理,通过口服或者静脉应用抗生素来控制继发感染。在家可以局部消毒杀菌以及涂抗生素软膏。
03
瘘口周围形成大片红肿,有时摸上去还有波动感,则有可能是形成脓肿了,医院进行脓肿切开排脓,同时伤口内放置引流条,医院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特别提醒家长:当耳前瘘管有少许分泌物的时候,不要挤压。轻轻擦掉即可,挤压也可能导致局部发炎哦!
推文创作●图文:王洁
●编辑排版:党办
战疫一线点击浏览▼1、心思缜密,不打无准备之仗——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主管护师屈妍杰
2、一篇来自疫区的日记:“儿子,妈妈厉害么”
3、“我是党员,一定要去!”
疫情防控点击浏览▼1、儿医旗帜飘扬在战“疫”一线
2、全方位预防隔离措施保障急诊患儿顺利手术
3、众志成城全力备战——安保部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疫情科普点击浏览▼1、致广大患儿家长朋友们的温馨告知
2、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知道吗
3、疫情当前,婴幼儿家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