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筛查”简称唐筛
是产检必做项目之一
主要目的是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风险
唐氏筛查应该什么时候做
报告怎么看
今天就来讲讲唐氏筛查的那些事
为什么要进行唐氏筛查
唐氏儿的危害唐氏综合征患儿可出现严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碍,表现为:严重智力低下、特殊面容(面容呆滞、眼距宽、耳位低、鼻根低平、伸舌等)、精神体格发育迟滞,并可伴有其他严重的多发畸形和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白血病等。
这些患儿如无严重畸形,可存活到成年,但丧失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迄今没有根治方法,危害极大,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负担。
唐氏筛查的意义唐氏筛查针对特定的没有任何相应疾病提示的人群(如所有的孕妇人群),通过检查将其中患唐氏综合症可能性较大的高危人群筛选出来,以进行其后的诊断性检查。迄今医学上无法根治该疾病,所以,要控制唐氏综合征发生的措施主要在于预防或减少患儿的出生。
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筛查的目的不是诊断某一种疾病,而是筛选出患某一疾病可能性较大的人。
孕中期唐氏筛查(中唐)在孕15-20周通过抽血检验方式,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AFP)、绒毛促性腺激素(B-HCG)和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并结合准妈妈的孕周、年龄、体重等参数,计算出唐氏综合症(患儿第21号染色体上多了1条染色体,所以称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危险度。
中唐只是一种粗略的筛查手段,检出率在65%-75%,假阳性率在5%-8%。因此,筛查结果超出指标,并不意味着胎儿有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那么接下来你该怎么选择呢?
是做让人望而生畏的羊水穿刺,
还是做时下正火的无创DNA检查?
医院李彩霞院长解释,早唐较中唐检出率高且假阳性率低,早唐即为孕早期唐氏筛查,通常在11-14周进行,采用综合B超和抽血检验的方式计算风险值。作为筛查手段,目前来看,早唐的检出率在85%左右,高于中唐;假阳性率在3%左右,低于中唐。
羊水穿刺李彩霞院长提醒,羊水穿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做,如果早唐或中唐结果出现异常,准妈妈年龄超过35岁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情况,需要进行羊穿。
优点:
羊穿能一次检测46条染色体,不但能检测出数目的异常,常见染色体的结构异常也能检出。另外,还能进行基因芯片及单基因疾病检测,准确性高,是目前检测范围最广、准确性最高的产前诊断技术之一,被称为产前诊断的金标准。
缺点:
要用穿刺针刺入腹部,这让很多准妈妈感到害怕。另外,羊穿流产率为0.3%左右,极个别的会出现细胞培养失败,须改做其他检查或重新穿刺,这也给准妈妈增添了不少心理负担。
无创DNA检查可以选择无创DNA检查的情况:
高龄准妈妈或唐筛高危;
放弃或者错过唐筛的最佳时间;
穿刺后细胞培养失败的补救措施;
恐惧羊水穿刺或出现羊水穿刺的禁忌症等情况。
优点:
只需要抽取静脉血,的确是没有创伤;对于唐氏综合征,它的检出率大于99%,假阳性率低于1%,可以说检出率、准确率很高。
缺点:
检测面窄,目前只针对21、18、13号染色体,并不能看到胎儿染色体的全部信息;仍然是“高级”的筛查,不能替代羊穿,无创结果高危仍需要羊穿确认,仍然存在假阴性(漏诊唐氏综合症)的可能性,在部分妈妈中,可能存在检测失败从而耽误诊断时间。另外,无创检测费用偏高。
告别早期孕吐和先兆流产的困扰,
终于进入了舒适的孕中期。
然而好事总是多磨,
唐筛结果不通过,
又让准妈妈坐立不安起来。
进一步的检查,
有的孕妈妈依然在纠结
是选择传统的羊水穿刺
还是时兴的无创DNA呢?
你又开始纠结了……
医院李彩霞院长
手把手教你产检的正确组合方式!
唐筛无创/唐筛羊穿
适用于大多数人的经济实惠型
考虑各项费用支出的问题,孕妈们可以先做唐氏筛查,根据检测的风险值在考虑做无创DNA还是羊水穿刺。
提示低危:
可以再做一次无创DNA检测,进一步的确定宝宝的健康,这样既可以规避风险又可以确定宝宝的健康。
提示高危:
直接进行羊水穿刺检测,既然是高危就说明宝宝患有染色体疾病的几率较大,而羊水穿刺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可以一次性的判断宝宝是否存在疾病因素。
无创羊穿
适用于高龄或特殊群体产妇精准高效型
对于35岁以上的高龄或者特殊群体的产妇,比如:生育过染色体疾病的孕妈、不适合羊水穿刺的孕妈等,唐筛对于这类人群出现高风险的几率都较大,所以直接进行无创NDA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不尽如意,再进行羊水穿刺检测。
虽然费用比较高,但是为了宝宝的健康,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这类孕妈还是建议直接无创DNA检测。
羊水穿刺
不适合无创DNA的人群
如果孕妈本人染色异常或者是多胞胎的孕妈、接受过移植干细胞手术、接受过免疫治疗等情况,都是不适合做无创DNA检测。因为就算检测结果出来,也会因为之前的这些因素而影响检测的结果。
而有这类特殊情况的孕妈,宝宝患病的几率就会越高,做羊水穿刺可以有效的判断宝宝是否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