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国际医学爱心赓续助11岁小耳女童种耳

在年六一儿童节之际,受医院郭树忠教授团队与慈善机构帮扶的11岁“小耳宝宝”小希(化名),已完成耳再造一期手术,随着埋入患耳处“水球”的茁壮成长,她近期再次来到医院,只为向正常女孩一样“扎起马尾”。

妈妈我是怪物吗?懂事小希攒压岁钱渴望手术

刚满11岁的小希,出生于湖南省一个普通的家庭,这个六口之家仅靠父亲务农与打零工来养活,爷爷奶奶都有基础病,还有个读高中的哥哥。

“她刚生下来我们都没发现,还是被第二天打疫苗的医生提醒的,我当时都崩溃了!我大儿子健健康康的,谁会想到小女儿是小耳朵呢?”

小希妈妈开始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小耳畸形的资料,但由于家庭条件不允许,他们迟迟没有足够的资金给小希做手术,一直拖到了耳再造手术黄金年龄(7——11岁)的最后期限。

幼年小希一直留着能遮住耳朵的发型

“妈妈,我是怪物吗,大家都盯着我看,我没有耳朵……”

小希一直留着可爱的“娃娃头”,原本阳光开朗的她在一次同学玩耍时,输了游戏,要被惩罚揪耳朵。这时不明情况的同学用手去摸小希的耳朵,才发现这个“惊天秘密”,小希一边耳朵正常,而另一边则空荡荡的。

“咦,我怎么没有找到你的右耳?”同学十分惊讶的大喊,也招来了全班同学的围观。异样的眼光,无数的问题,使小希从此自卑内向“连走路都总低着头……”

“妈妈,钱不够我这里攒了块压岁钱……”医院前,懂事的小希竟将从小收到的新年压岁钱一笔一笔都攒了下来,想要交给她。就想尽快把手术做了,能跟别的孩子一样正常。

小希与妈妈在慈善机构活动捐赠现场

11岁的生日礼物——郭爷爷给我做了个漂亮的“新耳朵”!

小耳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耳部畸形疾病,发病率为1/,中国每年约有名患儿出生。从外观看患病的孩子单侧或双侧耳发育不全,只有一个小肉球,这种病一般情况下听力不受影响,影响更多的是外观和心理。

40余年的整形外科生涯里,专注于耳再造手术近二十年,医院院长郭树忠教授深感患者的苦楚,遗憾于太多因家庭困难而止步耳再造手术的“小耳家庭”,他的团队联合慈善基金组织、爱心人士,持续为符合条件的“小耳家庭”提供帮扶,重拾自信,回归正常。

“当听到郭教授耳再造团队帮忙申请了基金帮扶后,我们娘俩开心地抱着跳了起来!这个补助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无异于雪中送炭,真的太感谢了!也希望有了耳朵以后,孩子能不再自卑,开心地生活。”

郭树忠教授耳再造手术

郭教授团队为小希实施的是“全包法耳再造手术”,共分为两期。

六一儿童节前夕,由美容外科主任师俊莉为小希主刀,顺利完成了第一期“扩张器植入术”,把“水囊扩张器”植入患耳;10月12日,在层流净化手术间内,由郭树忠教授主刀,小希的第二期“耳廓成型术”也顺利完成。

郭树忠教授耳再造团队查看小希的“新耳朵”情况

“‘新耳朵’好漂亮!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11岁生日礼物!谢谢郭爷爷!”手术结束后,坐在病床上的小希手捧镜子,看着左边逼真的“新耳朵”,就像妈妈生出来的一样。

妈妈回忆,在小希7岁时的画纸上,就画过两个小娃娃,一个是没有耳朵的娃娃,嘴角向下,满是悲伤;另一个就是手术后有耳朵的娃娃,嘴角向上,对未来充满渴望。妈妈说:“现在我们小希,就是那个咧嘴笑的娃娃,以后也一定会好上加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jbby/15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