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全国爱耳日生命中各年龄段的听力问题,

在举国上下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疫”中,迎来全国第21次爱耳日——“保护听力,终生受益”。听力健康是保持与周围环境、社会良好交流的必要条件,因此保持听力,促进交流,使我们终身受益,当前的抗“疫”中显得更加重要,为此通过科普宣传,请大家爱护听力,科学就医。

筛查婴幼儿听力,助力宝宝听力健康

婴幼儿听力障碍高危因素: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者;2.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克;3.高胆红素血症;4.有感音神经性和(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等。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0-4分/1min或0-6分/5min;10.机械通气5天以上;11.细菌性脑膜炎。

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是通过仪器检测新生儿的听力发育情况,包括“初筛”(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及复筛(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目前我国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的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未通过复筛的婴幼儿,都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即复筛未通过的患儿应由听力检测机构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及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行为测听及其它相关检查,必要时并进行医学和影像学评估,做出诊断。

有听力损失子女怎么办?

一旦确定听力损失,最佳治疗方案必须由患者家属与耳鼻喉科专家/听力专家协商决定。应立即着手干预。有一些办法可以防止听力损失影响他们的生活。?早日诊断和干预对成功矫正子女的听力损失至关重要。?药物或手术,如果听力损失是由耳部感染或胶耳引起的。?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有助于儿童提高听力、发展语言和言语,取得教育成果。?即使安装了听力器具,康复和治疗也非常重要。?学习手语,便利他们进行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jbzd/1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