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全国爱耳日三听力残疾的预防

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一、做好孕期听力保健,减少听力残疾发生

妊娠期初始三个月是内耳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孕妈妈如果患传染性疾病(如风疹、流感),或使用耳毒性药物,或接受某些有害因素刺激(如放射线、深度麻醉、一氧化碳)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内耳发育。

孕期,特别是孕早期应预防感染和疾病引起的耳聋,主动接受孕前保健服务、优生健康检查、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如产前筛查。孕妈妈应慎用或拒绝耳毒性药物、远离饮酒和吸烟、避免和谨防辅射(避免致电离辅射包括X线、r线,尽量避免x光诊断、计算机断层扫描CT)、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二、儿童耳聋的预防

一级预防:儿童耳聋的一级预防是指避免致聋因素的出现和作用。

1.应避免使用或慎用耳毒性药物。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严格加强对耳毒性药物的管理,加强对进口药、新药的审批;对国内现有的耳毒性药物应严格限制临床使用范围、用法和用量,对儿童应禁用或慎用;对使用耳毒性药物的儿童要进行听力学监测;

2.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实行优生优育。对近亲结婚和有遗传倾向的已婚育龄夫妇加大遗传咨询服务,做好跟踪调查;

3.加强免疫接种,预防相关感染和疾病。防止流行病发生,减少传染性耳聋。

二级预防:儿童耳聋的二级预防是指当致聋因素开始损伤听力时釆取措施,尽量减轻其致聋作用;对早期的听力障碍实施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使听力得到最佳的补偿或重建。

1.妥善及时治疗可能致聋的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脑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中耳炎。加强社区基层的初期卫生保健,做好婴幼儿中耳炎防治;

2.妥善处理高危孕妈、高危分娩和高危新生儿情况,避免或减轻上述情况可能后遗的永久性听力损伤。积极预防产前聋、围产聋和产后聋,尽量防止和处理好低出生体重未成熟儿、早产、围产期缺氧、窒息等情况;

3.做好新生儿、婴幼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进行早期干预。我国已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在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或未筛查者应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查,并在6、12、36月龄时进行定期听力复查;

4.预防婴幼儿期耳聋。婴幼儿期除常见的高热、腮腺炎、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和使用耳毒性药物引起耳聋之外,最多引起耳聋的原因是中耳炎,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时期发病率很高,应及时发现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常由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哺乳位置不当引起,要注意早期发现和治疗。

三级预防:儿童耳聋的三级预防是指确诊耳聋之后,及早采取听力补偿(佩带助听器)或者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提高听力和语言沟道能力。

三、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家长怎么办?

如果孩子在听力初筛时未通过,家长就要充分重视,按照专业医院做进一步的复筛和听力诊断。

如果孩子在听力初筛和复筛时都没有通过,家长应在3~6个月内携带着初筛和复筛报告单,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到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听力学检查,以确定孩子的听力状况或听力损失程度。

四、这些情况需要警惕宝宝的听力问题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CU)住院超过5天;

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畸形,包括耳郭和耳道畸形等;

5.出生体重低于克;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7.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8.新生儿窒息;

9.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10.体外膜氧合;

1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12.孕期曾经使用过耳毒性药物、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13.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五、0~3岁儿童听觉观察法听力筛查阳性指标

1.6月龄:不会寻找声源;

2.12月龄:对近旁的呼唤无反应,不能发单字词;

3.24月龄:不能按照成人的指令完成相关动作;不能模仿成人说话(不看口型)或说话别人听不懂;

4.36月龄:吐字不清或不会说话;总要求别人重复讲话,经常用手势表示主观愿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jbzd/12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