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耳朵上的小孔你了解吗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的人耳朵上长有一个小孔,这个孔还不时地会挤出白色的东西,甚至会引起局部皮肤红肿、孔内会流出一些发臭的脓液。那问题就来了,这个孔到底是什么疾病呢?它的存在有什么危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知识。

病因

耳前瘘管的形成与耳郭胚胎发育异常有关。胚胎第4周的时候出现6对鳃弓,耳郭由第一、二鳃弓和第一鳃裂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形成。胚胎第6周,间叶细胞扩增成6个耳丘,第1~3耳丘集结于第一鳃弓尾端,第4~6耳丘集结于第二鳃弓的头端。耳丘最终增大并融合成耳郭。第1耳丘演化成耳屏,第2耳丘演化成耳轮脚,第3耳丘发育成耳轮的大部分,第4耳丘演化成对耳轮,第5耳丘形成对耳屏,第6耳丘形成耳垂和耳轮的最下端。异常发育的耳丘可能导致耳郭相应部位的大小出现异常,或缺失,或形成瘘管。耳前瘘管的确切胚胎发育依据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3个因素相关,即第一鳃弓耳丘不完全融合、外耳形成过程时外胚层内折或者第一鳃裂背侧部分闭合缺陷等。

临床表现先天性耳前瘘管外口常见位置在耳轮脚前上方,是一种可有分枝而弯曲的盲管,深浅、长短不一,管腔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故管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分泌型和感染型。①单纯型:占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病的13.15%,平时无自觉症状。②分泌型:占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病的3.87%,是瘘管内皮屑及皮脂腺分泌物堆积导致瘘口经常有白色分泌物,可以引起局部皮肤瘙痒,局部隆起。③感染型:占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病的82.58%,表现为局部红、肿、痛,瘘口溢脓液;严重者出现周围软组织肿胀,形成脓肿破溃或者肉芽,反复感染经久不愈、可形成瘢痕。本病在感染严重时可引起耳前脓肿、耳后脓肿、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耳廓畸形等并发症。治疗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局部瘙痒、有分泌物溢出者,宜行手术切除。有感染者行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性抗感染治疗,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反复感染者,待炎症控制后行瘘管摘除术。本病经积极、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不经正规治疗,容易反复感染,在外耳道形成瘢痕,影响美观,感染严重者可能会引起耳前脓肿、耳后脓肿、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等并发症。本病可通过手术治疗切除异常结构,大部分可实现治愈,若手术治疗不彻底,又可能再次复发。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卫生,保持瘘管周围皮肤清洁,勿用手自行挤压瘘管,避免化脓感染。发生感染时饮食上宜清淡,忌海鲜鱼虾。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云川耳鼻喉中国各地诊所

哈尔滨市李云川耳鼻咽喉科诊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jbzd/12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