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空首布的銎简化后而逐渐演化成了平首布十

很显然,体型比较大的空首布携带不是很方便,带有銎的首布也比较笨重,后期,逐渐简化为平首布,较适用于交易携带。布币顶端不再保留空銎,布首呈扁平状,称平首布。平首布是战国时期魏、赵、韩、郑、宋等中原诸侯国及东周王室流通的主要货币类型,北方燕国和南方楚国也曾铸行少量平首布。不同国家和地区,平首布的形态各有不同,赵国主要通行尖足布和圆足布,魏国主要通行桥裆布,南方楚国主要通行长布。方足布流通范围最广,燕韩赵魏齐鲁宋卫秦都有铸造,堪称当时的国际流通货币。平首布表面普遍铸有钱文,内容分为记地、记重和记值三种,分别标记铸造地点、布币重量以及与其他货币的当值。尖足布耸肩、尖足、方裆,外形与耸肩尖足空首布有些近似,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传承和演变痕迹。尖足布多见大、小二等,表示不同面值。面文有“兹氏半”、“大阴”、“榆次”等。“大阴”小型尖足布战国赵圆足布战国·赵“蔺”小型圆足布圆首、圆足、圆肩、圆裆,面仅置文字,不加其它纹饰,背左右各有一道斜纹,上聚、下展,有的置有数字。面背皆有周郭。发现的面文主要有“离石”和“蔺”两种,都是战国时期赵国地名,今山西省尚保留这些地名。圆足布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三孔布,也堪称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战国·赵“牟”背“十二朱”小型三孔布嘉德拍品桥足布(釿布)桥足布,是平首布中最为厚重的,因其裆部如中国拱形古桥洞而得名,其面文大多有货币名称之“釿”字,又有称之为“釿布”。战国·魏“安邑二釿”桥足布嘉德拍品极美方足布方足布,其首部、肩部、足部都呈方折,少数肩部略显斜耸,方足布是平首布中发现最多、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币面文字大多为地名,如安阳、梁邑、长子等等,有的地名沿用至今。战国小型方足布一组三枚含:“安阳”、“平阳”、“宅阳”锐角布锐角布平肩、方足,看似方足布,但其首部两耳处有突出的两个锐角,因形状特异而得名。有大、小两种等次,但并不像尖足布、圆足布那样大、小等次有相同面文,小者面文主要有“公”字与“垂“字两种,通高50-52毫米,足外边距31毫米,重9-10克。大者面文主要有“涅金釿,通高69-70毫米,足外边距41-43毫米,重18-19.5克。战国“公”大型锐角布嘉德拍品殊布(长布)殊布,首部、肩部、足部都呈方折,但币身比较秀长,首部有一个圆孔,与北方常见的方足布完全不同,因币面文字多读作“殊布当釿”,人们就称之为“殊布”,也有称其为“长布”的战国楚国“殊布当釿”背“十货”连布“连布”被认为两枚布币相连而成的畸形布币。该币面文一面为“四布”二字,另一面为“当釿”二字,两枚连布可以充当一釿。连币的出现,被认为当时铸造匆忙,未及錾开就流入市场。四布当釿连布是正书和传形一对(传形是古钱币收藏用语,简单的解释就是文字镜像)嘉德拍品普通的布币根据背文品种和品相,价格从小几千到大几万不等。但其所处的复杂历史时期环境给了收藏爱好者们增添了更多的求知趣味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jbzd/14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