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体罚孩子要适度切记,这4个部位千万不能

白癜风是缺少铜吗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7007739.html

作者:宝宝知道成长育儿

有时候我也很想和妈妈一起出去玩,但看着妈妈冷冷的眼神,还是回了房间写作业……

网上看到一条新闻:

一个8岁小孩被妈妈打了一巴掌后竟意想不到的死亡了。生活中孩子调皮捣蛋,妈妈打巴掌、打屁股的事情是很常见的,但因为这样的惩罚行为而导致孩子丧命的则比较少了。

据医生所说,孩子的大脑本身就有一些病变,比如血管畸形等。而孩子妈妈挥打的那一巴掌,正好让畸形的脑血管破裂,孩子这才丢了命。

谁能想到一巴掌也能让孩子丢了命呢?如果小孩妈妈知道会有这一结果,那么肯定不会打孩子的。

不过谁都没有预测先知的能力,只能说这样的惨案应该给每个家庭一个教训。体罚也应该掌握力度和方法,不然得不偿失就不太好了。

-01-

打骂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单元的一楼,住着一位离异的单身母亲和她6岁的儿子小乐。每次买菜经过楼下的时候,经常能听见他们屋子里传来的打骂声以及哭声,听的涵涵妈胆战心惊的。

小乐上一年级,成绩听说是挺不错的,总是班上的前3名。但这次好像没有考好,结果被妈妈认为是玩的多了,心野了,不爱学习了。

小乐的妈妈是一名要强的企业白领,之前的丈夫,也就是小乐的爸爸工作不上进,又爱抽烟喝酒,在小乐妈妈的眼里简直一无是处。

夫妻俩的感情,在长期的争吵和打架中被消磨得一干二净,为了终止这种惨淡的日子,两人很快就选择了离婚,而小乐自然跟的是条件稍好点的妈妈。

害怕小乐像他爸爸那般不争气,小乐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是十分的严格。上培训班、学游泳、画画是一个不落,小乐也很懂事,为了不让妈妈生气,都乖乖的去学了,并且学的都不错。

这次考试成绩出来后,班里开了个家长会,期间老师对小乐妈妈说了些话,“小乐很聪明,平常在班里都是尖子生,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成绩下降的很厉害,您回去多跟小乐沟通一下。”

这一说就不得了了,小乐妈妈铁了心认为孩子学坏了,不爱学习,回家的路上就打了小乐两巴掌,将孩子打的都发懵了,耳朵被打的嗡嗡响。

连着好几天,孩子都听不太清楚声音,医院检查才知道,孩子被打的有点耳鸣,如果再严重点的话耳膜就要穿孔了,情况还是挺危险的。

-02-

这些部位不能轻易动

生活中,大人管教孩子又打又骂的事情十有八九,人们好像都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例如,孩子的作业没做完、试卷的分数太少、调皮捣蛋等,总会被家长严厉“教训”一顿,不是打就是骂。

可对于正在发育中的他们而言,有可能家长一动手就会给他们的身体带来难以想象的伤害。而下面所讲的这些部位,家长注意不要轻易动!

后脑勺:有时候家长一生气,顺手对着后脑勺就是一挥。可是,如果总拍打后脑勺,有可能造成呼吸中枢震荡,引起一些呼吸衰竭的并发症。

太阳穴:这个部位不能轻易打,我们都是知道的。因为它的眶内壁比较薄,在震荡的情况下,可以出现骨折,骨折对视神经发育也是不利的。

拧耳朵:太严重的话,会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发育。

打屁股:小孩调皮了,我们随手就是啪啪几下。殊不知,打屁股会造成小孩脊椎损伤。

-03-

“打骂”带给孩子的伤害

这种治孩子不听话的手段真的有效吗?有科研机构对这一行为做了调查,发现体罚确实能让孩子短期内变得听话懂事。

但从长远看来,打孩子对改善他们的行为效果并不好。反倒还会让孩子的心理出现偏差,像出现叛逆、愤怒、暴躁等问题,更不利于父母管教。

逆反心理:有家长说,孩子越打越犟,说什么都跟你对着来。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打骂都不在意呢?那是因为这是孩子一种无声的“反抗方式”,源头可能就是我们平常的打和骂。

亲子关系差:有家长说,“孩子不愿意和我们亲近,说几句话都不耐烦。”这就需要我们自我反省,是否是小时候对孩子太过严格,不倾听他们的内心,太过专横。

不想学习:如果经常打孩子,会让他们变得厌学。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会让他们有种错觉,就是家长只关心成绩不关心自己。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变得讨厌学习,甚至还会讨厌父母。

胆小懦弱:长期被父母打骂,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自信心几乎没有。

仇恨父母:孩子越长越大,也会有自尊心。如果我们还是一味的打骂,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严重的话,孩子还会对我们产生仇恨心理。

-04-

管教孩子不只有打这一种方式

现在多数聪明的父母都会对孩子有一些特别的“管教方式”,涵涵妈列举了一些,效果都是很不错的。

跑两圈:现在的小孩除了上课,就是窝在家里玩平板,运动的时间几乎没有。如果孩子做错事,我们可以惩罚孩子去小区跑两圈。这样既让孩子受了惩罚,也让他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一举两得。

做家务:和孩子定好规则,如果犯错,就要接受惩罚。让孩子做家务,比如说擦桌子、整理书桌、洗碗等,不仅能让他们明白对错,也能有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妈妈整理家务的辛苦,有体谅父母的心。

沟通交流:有时,成绩下降是很正常的,可能是孩子的身体不舒服了,或者哪个学科没有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我们可以耐心询问孩子的学习难处,帮助孩子找出容易犯错的地方,一起改正,这样也会让孩子学的更积极一些。

孩子之所以称为孩子,贵在那股天真活泼的性子。要是都像大人一般明事理,那还有什么童趣呢?

当孩子调皮捣蛋了,轻度的惩罚是可以有的,但一定要把握“度”,不要太过了。

更多孕产育儿精彩内容,请下载"宝宝知道"app。与百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ysbj/13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