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呢讲讲在设计方案、手术操作、手术审美、术后维护中,医生容易犯的几个错误,让我们有个合理的心理预期,并且可以知道如何提前跟医生沟通好。
有哪些问题连医生也会频繁出现呢?
忽略鼻额三角区断层
哪怕手工艺精细如雕刻家的外科医生,在给你雕刻完鼻子假体,放进去之后的那一刻,断层就已经出现了。
尤其是皮肤薄,或者假体粗糙大块的,或者两者兼有的,就很容易出现肉眼可见的断层。鼻额三角区vs眉心三角区,如下图,额鼻额三角区包括了眉心三角区以及眉弓的前半部分。
这一点是亚洲人共有的骨性结构的问题,就是眉心三角区的凹陷,延伸至眉弓的扁平甚至凹陷。
一句话来说就是,眉心三角区及其连接的眉弓部分不饱满。
轻度眉心三角区不饱满
也有人天生长成这样的,但这是属于符合生理结构的。更多的不自然的断层还是手术造成的。
怎么解决呢?其实方式很简单,假体隆鼻时,一定要配合注射/填充。用玻尿酸或脂肪来均匀过度断层处。(其实不仅是隆鼻,从审美上来说,任何假体手术最好都要软性组织来填充过度,比如下巴、隆胸等等)
当然其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就是要找经验丰富的医生。
疑问:
1、鼻额三角区是危险区域吗?
是。
因为该区域分布许多毛细血管,经验不足的医生可能会打进血管造成栓塞,严重的可能导致失明。所以需要找经验丰富的合规医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怎么找经验丰富的合规医生呢?《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三证齐全,并且有丰富的案例,且与你审美一致。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会非常精细、不一味追求速度,也会愿意听取你的想法并加上TA的专业点评、对你的误区的纠正和适当的观念的引导。从术前的沟通就能大概判断出来。
2、填充的玻尿酸或脂肪会掉到眼皮上吗?
有可能。
1、刚打完会有局部的肿胀,眼皮也很跟着肿,第三天肿胀会消失。
2、后期玻尿酸或脂肪有非常小的概率掉到眼皮上。一般护理好,不让它受到挤压和碰撞,是不会下滑的;几年-几十年的长期注射,可能会跟着本身软组织的衰老下滑而下滑。
手术导致的鼻翼缘退缩(医源性鼻翼缘退缩)
鼻翼缘退缩原因分为:
1、先天因素。
下外侧软骨外侧脚是鼻翼缘的重要支撑结构。下外侧软骨先天发育不佳,过窄或过薄,导致软骨支撑力下降,对鼻翼缘缺乏支撑。也就是蓝色框部分。
2、后天因素。
大多是医源性的,也就是手术导致的鼻翼缘退缩。
第一种情况是刚才说的这个外侧脚的头部的过度切除,会让软骨力量明显下降。
第二种情况是术后局部的瘢痕挛缩,导致外侧脚卷曲,从而引起鼻翼缘退缩。
第三种情况,鼻假体周围的包膜挛缩,导致的鼻翼缘退缩。
第四种情况,术中过多的破坏皮下肌肉纤维和弹性纤维,也会导致鼻翼缘退缩。
总而言之,我们学到的原则就是术中能不切除的部分,尽量不要过多切除,在保留组织、伤害性最小的前提下尽量达到好的手术效果。
而遗憾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退缩现象难以避免。
那下面就看看如何拯救吧!
鼻翼缘退缩治疗方法
1、下外侧软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
这是最早的方案。通过将软骨移植物固定到外侧脚下,加强软骨力量。但这样有一个弊端,就是这块移植物很宽,延伸到了梨状孔(如图,可以理解为鼻子的下部地一个大的空隙)。
移植物可能延伸到梨状孔后,直接凸出来显形了。(后有改进缩短了其长度)
但是总的来说创伤也挺大,而且有该区域软骨软化的可能,长期效果也不佳。
2、鼻翼缘移植物
对鼻翼缘提供直接支撑力,材料可以用肋软骨、耳软骨、鼻中隔软骨。分为游离型(切碎了)和固定型(完整的)。前者用于症状较轻的。
固定型的会做缝合,稳定性也较强。适用于手术导致的鼻翼缘退缩和先天较严重的鼻翼缘退缩。
3、下外侧软骨外侧脚尾侧延伸移植物
这种方式更加符合生理解剖学结构,加强软骨支撑力,同时也可以使卷曲的外侧脚变直。
这种方式固然效果很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它非常依赖下外侧软骨的自身力量,也就是说自身软骨过于薄弱是不适用的。
4、软骨间移植物
这种方式可以简单理解为植入在两个软骨中间,起到下推的作用。材料一般是肋软骨或鼻中隔软骨。
同时,如果自身软骨过于薄弱、缺损严重或鼻翼皮肤的软组织缺损也是不适用的。
5、复合组织移植
严重的鼻翼缘退缩(3mm)适用:复合组织包括一定的鼻部可取的皮肤和耳软骨,必要时还需适用耳后皮片。
6、局部皮瓣应用
a、鼻翼旋转皮瓣
沿着鼻翼沟切开皮肤,皮肤旋转下移来解决。如果退缩严重,可以联合使用软骨移植来加强力量。
缺点是瘢痕明显。
b、V-Y皮瓣
这种针对的是鼻翼缘退缩较严重(1.5mm)的。如图6b,也就是切开之后,缝合成Y型切口。
这种方法避免了从身体其他部位取组织,减小了创伤。
缺点是缝合时外侧脚可能会出现卷曲,并且有瘢痕,另外还可能会出现皮瓣血运障碍(血液流通困难)。
上面盘点了有史以来几乎所有的治疗鼻翼缘退缩的方法。下面从外观自然度、留疤程度、术后张力大小、持久度,氧叔做一个综合性的评判。
目前第2、5种手术方法,鼻翼缘移植物(游离型和固定型)(+皮片)的应用比较多,效果也不错,只是游离型后期可能会出现软骨吸收从而反弹的情况。相对来说,是一个普适的方法。
而第3、4种则适用于自身软骨力量比较强的人。其效果也很好。后期软骨吸收的概率也小。
第1、6a、6b种,创伤过大、瘢痕过于明显,氧叔不推荐。
整理一下核心观点:自然度高、留疤程度小、术后张力小(变形概率小,疼痛感也小)、持久度高的最佳。
鼻翼缘退缩其实比较常见,但常常被忽视,而且矫正比较困难。
为了矫正术后效果更好,有时需要将(多种)软骨移植物和皮瓣一起运用~
尽量先用符合生理结构的移植物,后用非解剖(不太符合原本生理结构的)移植物。
要想鼻整形一次就做好,do鼻原则1.0+2.0这两节功课将给你很大的助益~
参考文献:
1、《鼻翼缘退缩的研究及治疗进展》谭小彬;张国强;潘宝华;李富强;唐溢;石海山.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