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如何保护幼儿的听力

如何保护幼儿的听力

导读:今年的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听力损失的病因较复杂,但至少有一半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的。做好婚育前的遗传咨询;孕妇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加强妊期和围产期保健,使胎儿避免接触不良因素;积极治疗新生儿疾病等系列工作是预防听力损失的重要环节。

在孩子未懂事之前,家长如何帮助他们保护自己的听力呢?首先家长应了解与宝宝出生时听力损失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具有这些高危因素的宝宝,3周岁前每6个月应接受一次听力监测。包括耳聋家族史;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弓形虫、梅毒等);颅面部畸形;早产或极低体重儿(体重小于克)、新生儿严重窒息、严重黄疸;母亲滥用药物(如庆大霉素)和酒精、母亲糖尿病;染色体异常,以及一些与感觉神经性或传导性耳聋有关的综合征等。此外,有些宝宝在出生时并无听力损失,但由于各种后天因素,如感染(如脑膜炎,腮腺炎),外伤,使用耳毒性药物等也可出现听力损失。而有的宝宝因严重疾病而长时间住新生儿监护病房,也可出现迟发型或进行性听力损失。有的遗传性听力损失也可发生在婴幼儿期或青年期。因此,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避免上述因素的损害,并密切注意宝宝.

在嘈杂的都市里该怎样尽量避免宝宝听力的受损呢?

●给宝宝一个安静的家

一般来说,宝宝不会因为家里的一些电器的声音过大而抱怨,但是其听力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等宝宝渐渐长大发现听力减退的时候,已经对学习生活付出代价了,如学习成绩的下降等。所以,家长,特别是年轻的家长在有了宝宝后要注意,音乐不要太大、太劲爆,电视声音要小等等。

●尽量不要让宝宝戴耳机之类的听力设备

耳机等听力设备对宝宝听力的冲击要比音响还大,宝宝听力系统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MP3之类的电子产品虽然时尚,但不要用小儿身上。

●不要给宝宝掏耳朵

耳屎是可以随着人的咀嚼而自动脱落的,大人可能故意的掏出来才觉得干净,但对于小儿,因为耳道特别短,再者婴儿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所以家长还是不要多此一举,免得对宝宝造成伤害。

●避免中耳感染

耳屎是可以随着人的咀嚼而自动脱落的,大人可能故意的掏出来才觉得干净,但对于小儿,因为耳道特别短,再者婴儿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所以家长还是不要多此一举,免得对宝宝造成伤害。

●避免用耳毒性药物

以前很多小儿应用链霉素,导致耳聋,后来发现其有很强的耳毒性,并且陆续发现了另外一些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抗疟药等,医生用药一般都能考虑到,但是家长在用药的时候则要多加小心,如果不确定,可以咨询医生再用药。

●注意一些食物

主要是指干果类,如黄豆、花生、玉米等。因为小儿有一种往自己鼻子、耳朵、嘴巴等塞东西的习惯,如果是塞到嘴里,可能咽到肚子里,但塞到鼻孔、耳朵里可就有些麻烦。所以还是要注意一下。

来源:渭南市妇幼保健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hbzz/1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