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患病症状
治疗方法
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方法
饮食保健

耳鸣4年,四处求医未果,这次治好了

很多人都有耳鸣的经历,但如果反复出现了类似脑袋“呜呜”作响的耳鸣症状,这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很可能是颅内血管发生了病变。

耳朵“呜呜”作响,觉都睡不好

近四年来,64岁的卢伯一直深受耳鸣的困扰。发作时,左耳耳边就像有个水龙头一直在开着,脑袋“呜呜呜”作响。随着耳鸣持续加重,卢伯的左耳听力也在下降,偶尔还觉得头昏脑胀。症状严重时,卢伯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睡着,有时候甚至吃了安眠药也难以入睡。

这些年,家属带着卢伯四处求医,全身各项检查都做遍了,却未查出任何异常,然而耳鸣仍在不断加重。去年,卢伯因医院查出桥脑左侧横行小条状水样信号,但外院医生告知卢伯及家属,并无大碍,回家好好休息即可。

今年8月初,卢伯的情况突然加重了,对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卢伯的儿子在网上了医院,为寻求进一步治疗,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我院神经内一科。

病因竟是少见的脑血管病

我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专家王展航在查看卢伯带的外院影像资料时,发现其头部磁共振有异常,为明确病因,他为患者安排了进一步检查。

术前影像显示:左侧乙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结合检查结果,王展航发现,卢伯的症状是由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硬脑膜动静脉瘘引起。这种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动静脉之间“短路”,会导致颅内血管杂音。“患者的耳鸣实则是颅内血管杂音。”持续性的轰鸣音是常见的临床表现,颅内血管杂音的程度与硬脑膜的血流量及部位有关。

明确病因后,王展航邀请神经介入科主任王培明为患者会诊,讨论后一致建议手术治疗。

术后影像显示:该支供血瘘口闭塞

由于内科与外科专家共同监测并及时予以手术干预,卢伯的情况明显转好,耳鸣、睡眠不良的情况大大改善。“不用再受耳鸣困扰,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卢伯高兴地说道。

硬脑膜动静脉瘘是属于硬脑膜动静脉畸形的一种情况,硬脑膜动静脉瘘主要是由于硬脑膜动静脉或者颅内其他的动静脉出现了瘘洞,因此称为硬脑膜动静脉瘘。王展航介绍,患者除了会出现类似耳鸣的颅内杂音外,由于动静脉畸形,患者通常还会出现局部脑供血不足,从而表现出头痛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颅内出血。另外,头晕、偏瘫、视力下降、眼球运动神经障碍等也是该病的常见症状。

专家简介

王展航

医院副院长、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脑炎培训学院主任、心源性脑卒中委员会副主委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及年度岭南名医。

专业: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及免疫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治。

擅长:脑血管病的诊疗,如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支架取栓的评估、大面积脑梗死的救治、颅内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评估;脑炎的诊疗,包括自身免疫性脑炎及重症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炎、隐球菌脑炎的救治;神经免疫疾病,含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治;神经退化性疾病,如痴呆、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的诊治;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有线粒体脑肌病、肌营养不良、共济失调、肝豆状核变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肌张力障碍的诊疗。以及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肌炎等。同时熟悉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肌张力障碍等。

主持省级课题1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1项,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多项,国内外已发表论文90余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的审稿专家,参与主编《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实用临床中药学》第2版,编写《神经遗传病学》第二版。

医院简介

医院

医院、事业单位

医院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三医院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直医保、省直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内异地就医直报定点医疗机构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办院思路:技术建院、质量建院、创新建院

核心价值观:更专业、更有效、更经济

医院愿景: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mrc.com/jbzd/12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